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39D7
仓颉
QYMP
郑码
DIRR
四角号码
5201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HXN
注音
ㄗˇ,ㄐㄧˇ,ㄓ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英语翻译
to clatch, to grasp with the hand, to pinch, to kill, to attach from the sideway, to strike with the hand; (Cant.) to tear, rip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zi2
◎ 潮州话:zi2
◎ 潮州话:zi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紫 | 將此 | 精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tsĭe | ciex/ziee |
百度释义
-
1. 擊取。
2. 以拳擊人。
-
1. 殺。
-
1. 同“抵”。側擊。
康熙字典
㧗【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側氏切《集韻》阻氏切,讀與此近。《說文》捽也。从手此聲。《廣韻》拳加人也。
又《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嗟似切,音紫。義同。《張衡·西京賦》㧗㺠狻。《註》搏撮猛獸貌。
又《集韻》壯氏切,音胏。亦戟撮也。
又掌氏切,音紙,與扺同。
又才支切,音疵。亦捽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子禮切,音濟。義同。
又《集韻》《正韻》此禮切,妻上聲。捽搣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㧗【卷十二】【手部】
捽也。从手此聲。側氏切
说文解字注
(㧗)捽也。捽之訓在下。按玄應書㒳引說文㧗、撠也。撠居逆反。謂撠、撮取也。又引通俗文掣挽曰㧗。按玄應本較今本爲長。但許本無撠。衹用㦸。是亦以俗字改許書也。从手。此聲。側氏切。十五十六部。此與下手上此字義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