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n [zan]
部首 刂部(刂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刂部(刂部),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3506
仓颉 MALN
郑码 HRKK
四角号码 1260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QAJ
注音 ㄗ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基本字义

zàn(ㄗㄢˋ)

⒈  刺。

⒉  割;剪。

统一码

㔆字UNICODE编码U+3506,10进制: 13574,UTF-32: 00003506,UTF-8: E3 94 86。

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 ?

English

to cut; to hack; to reap; to trim or clip, to stab; to pierce; to brand

英语翻译

to cut; to hack; to reap; to trim or clip, to stab; to pierce; to br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感上聲開口一等zomx/dzoomdzʰɒm

百度释义

刺;割。

康熙字典

㔆【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徂感切《集韻》士減切,𠀤慚上聲。縮朒貌。《揚子·太玄經》瞢㔆跙。《玉篇》㔆,𠞊也,刺也。

《集韻》鉏銜切,音巉。義同。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