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禾

熊禾的诗词 拼音:xióng hé 诗词作品:182首
熊禾

基本信息

熊禾的别称: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

熊禾的民族:

熊禾的出生时间:1247

熊禾的逝世时间:1312

熊禾简介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熊禾百科介绍

熊 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熊禾主要成就

理学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宋亡之后,熊禾誓不仕元,"遂束书入武夷山"(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在五曲晚对峰构筑隐居学习的"洪源书室"。隐居之初,以其崇高的气节和精深的学识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和文士,人们尊其为师长,同其研讨义理。为此,熊禾开始在书室讲学。"四方来学者云集,粝食涧饮,日以孔孟之道相磨石龙。"(民国《崇安县新志》)因而盛誉天下。当时的学者名流,诸如胡庭芳、詹君履等人都曾特来拜访,而求学者更多得难以计数。熊禾为此着手改建书室,将"洪源书室"扩建为"洪源书院"。胡庭芳虽为易学大家,造诣颇深,名重一方,但也经常到洪源书院与熊禾论道。熊禾亦有多篇文字送胡庭芳,阐发自己的理学精要。熊禾十分敬仰朱熹。他在卜居武夷山的12年中,通览朱子诸书,选择其中精要者辑为一册《文公要语》,为人们研习朱熹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极有益的帮助。在洪源书院期间,熊禾还分别上《重修武夷书院疏》、《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以期弘扬朱子之学。 熊禾居武夷12年,回到家乡建阳熊墩,在鳌峰之麓重建鳌峰书院,讲学著述,以奉先圣,继承理学道统。因书院门对云谷,改称云谷书院,四方学者接踵而至。 熊禾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深受其学说影响,视朱熹为孔子之二,认为朱熹的著述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其学术影响,关系到国家存亡,民心向背。有"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之句(清《武夷山志·重建武夷书院疏》)。熊禾对朱熹的评价,得到后人的赞同,为朱熹在儒家道统中奠定崇高的地位。

成就

熊禾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继承、弘扬和发展了朱子理学,成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后人称誉:"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著有《易经讲义》、《易学图存》、《周易集疏》、《书说》、《大学尚书口义》、《三礼考略》、《春秋通解》、《春秋论考》、《四书标题》、《大学广义》、《四书小学集疏》、《文公要语》等。

生平

宋亡之后,熊禾誓不仕元,"遂束书入武夷山"(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在五曲晚对峰构筑隐居学习的"洪源书室"。隐居之初,以其崇高的气节和精深的学识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和文士,人们尊其为师长,同其研讨义理。为此,熊禾开始在书室讲学。"四方来学者云集,粝食涧饮,日以孔孟之道相磨石龙。"(民国《崇安县新志》)因而盛誉天下。当时的学者名流,诸如胡庭芳、詹君履等人都曾特来拜访,而求学者更多得难以计数。熊禾为此着手改建书室,将"洪源书室"扩建为"洪源书院"。胡庭芳虽为易学大家,造诣颇深,名重一方,但也经常到洪源书院与熊禾论道。熊禾亦有多篇文字送胡庭芳,阐发自己的理学精要。熊禾十分敬仰朱熹。他在卜居武夷山的12年中,通览朱子诸书,选择其中精要者辑为一册《文公要语》,为人们研习朱熹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极有益的帮助。在洪源书院期间,熊禾还分别上《重修武夷书院疏》、《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以期弘扬朱子之学。

熊禾居武夷12年,回到家乡建阳熊墩,在鳌峰之麓重建鳌峰书院,讲学著述,以奉先圣,继承理学道统。因书院门对云谷,改称云谷书院,四方学者接踵而至。

熊禾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深受其学说影响,视朱熹为孔子之二,认为朱熹的著述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其学术影响,关系到国家存亡,民心向背。有"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之句(清《武夷山志·重建武夷书院疏》)。熊禾对朱熹的评价,得到后人的赞同,为朱熹在儒家道统中奠定崇高的地位。

主要成就

熊禾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继承、弘扬和发展了朱子理学,成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后人称誉:"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著有《易经讲义》、《易学图存》、《周易集疏》、《书说》、《大学尚书口义》、《三礼考略》、《春秋通解》、《春秋论考》、《四书标题》、《大学广义》、《四书小学集疏》、《文公要语》等。

熊禾的诗词

探梅

我归及初夏正值梅黄时曾得
182 次浏览

婆罗门引

秋宵倦起起来风露湿人衣休
135 次浏览

寄张廉

七闽古要荒是为越南徼秦汉
131 次浏览

题东坡诗集后

东坡真天人再拜当敛袵千古
124 次浏览

赫曦台四景·鸡鸣出日

赫曦清昼真奇绝远望海门观
120 次浏览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

儒道未易行挽首为禄仕仕而
119 次浏览

索茶

两帙诗课早已了三杯酒债亦
118 次浏览

经理建阳县学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
116 次浏览

游南园次傍花随柳句

忧世心衰且乐天不妨飞咏此
116 次浏览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偶成汗漫游邂逅得良际畏途
116 次浏览

经理武夷书院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
114 次浏览

三纲叹

三纲首夫妇大义天地侔世人
114 次浏览

瑞鹤仙

翠旗迎风辇正金母西游瑶台
113 次浏览

游武夷山

我来武夷山远意起千古尝疑
110 次浏览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云

赫曦中夜真奇绝起视茫茫大
109 次浏览

芜湖过繁昌旅舍萧然偶书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
109 次浏览

赫曦台四景·薄暮明霞

赫曦薄暮真奇绝初到残阳复
107 次浏览

茶荔谣

阳春播一气着处成芳菲闽地
105 次浏览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

彦修但自修逆境堪进德知我
105 次浏览

满庭芳

斗转旋霄梧飘金井洞天秋气
104 次浏览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