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入集贤院修撰、考功员外郎、直学士、中书舍人内供奉,以国子祭酒卒。从儒家的“礼”和“仁”思想出发,提倡“德主刑辅”。他认为,古律条目千条,隋时奸臣弄法,著律时提出“律无正条,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的断狱原则。一辞出而废条目数百。自此轻重依其爱憎,被罚者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易知,则下不敢犯;文义深,“则吏乘便而朋附盛”。律、令、格、式,应该刊定科条,直书其事。犯罪者虽贵也按律以断。律明确则人相信,法律统一则人主尊。他还强调选拔官是治政之本。古时择选牧宰,皆出于台郎御史,以为荣升。亲民之官,人命所录,故贵其位,而重其人。今则不然,京官不称职,派为外任;大邑负累,降为小邑;近官不胜任,迁为远官。此处不行,派往彼处何以能治。这是重近民而贱远民。冬曦久任学士、国子祭酒,推动了唐代儒学的发展。
赵冬曦
基本信息
赵冬曦的出生地:中国
赵冬曦简介
赵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工正书,景云二年(七一一)褚庆文所撰唐胜业寺双弥勒像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录》。
赵冬曦百科介绍
[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工正书景云二年七一一褚庆文所撰唐胜业寺双弥勒像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录赵冬曦7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入集贤院修撰考功员外郎直学士中书舍人内供奉以国子祭酒卒从儒家的礼和仁思想出发提倡德主刑辅他认为古律条目千条隋时奸臣弄法著律时提出律无正条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的断狱原则一辞出而废条目数百自此轻重依其爱憎被罚者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易知则下不敢犯文义深则吏乘便而朋附盛律令格式应该刊定科条直书其事犯罪者虽贵也按律以断律明确则人相信法律统一则人主尊他还强调选拔官是治政之本古时择选牧宰皆出于台郎御史以为荣升亲民之官人命所录故贵其位而重其人今则不然京官不称职派为外任大邑负累降为小邑近官不胜任迁为远官此处不行派往彼处何以能治这是重近民而贱远民冬曦久任学士国子祭酒推动了唐代儒学的发展
生平
赵冬曦的诗词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穷鸟婴笼缀孤飞任播迁鹪鹩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吹笙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浅术方观海深恩忽见天学开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降欢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
江外多山水招要步马来琴将
和燕公别灉湖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湾澳
陪张燕公登南楼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孤岛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
邕湖作
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灉湖弯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
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外户
奉答燕公
语别意凄凄零陵湘水西佳人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
方曙跻南楼凭轩肆遐瞩物华
酬燕公出湖见寄
纶綍有成命旌麾不可攀湘川
和燕公岳州山城
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江边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爽垲三秦地芳华二月初酺承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轩辕应顺动力牧正趋陪道合
奉答燕公
谁道零陵守东过此地游友僚
热门诗词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穷鸟婴笼缀孤飞任播迁鹪鹩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吹笙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浅术方观海深恩忽见天学开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降欢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
江外多山水招要步马来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