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潜

[唐朝] 綦毋潜的诗词 拼音:qí wú qián 诗词作品:30首
綦毋潜

基本信息

綦毋潜的别称:字孝通,号不详

綦毋潜的民族:汉族

綦毋潜的出生地:虔州(今江西赣州)

綦毋潜的出生时间:692

綦毋潜的逝世时间:749

綦毋潜简介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百科介绍

綦毋潜691-756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主要作品

生平

  綦毋潜(692年-749年,綦音qí),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开元十四年,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742年),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虽然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 《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评价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

綦毋潜的诗词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
152 次浏览 五律

满公房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灯王
151 次浏览 五绝

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
149 次浏览 五律

祇园寺

宝坊求往迹神理驻沿洄雁塔
142 次浏览 五古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
140 次浏览

若耶溪逢孔九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
137 次浏览 五律

早发上东门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
134 次浏览 七绝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薛据诗)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尽义
134 次浏览

过方尊师院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
133 次浏览 五古

送宋秀才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
128 次浏览 五律

经陆补阙隐居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
126 次浏览 七律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
124 次浏览 五律

送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
122 次浏览 五律

送崔员外黔中监选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
120 次浏览 五律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
116 次浏览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诗)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
116 次浏览

送储十二还庄城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天寒
115 次浏览 五律

送郑务拜伯父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旧国
114 次浏览 五律

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
113 次浏览 五律

唐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