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基本信息
段克己的出生地:山西稷山
段克己的逝世时间:1254年
段克己简介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段克己百科介绍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段克己主要成就
创作多部词曲
个人作品
孙德谦撰《二妙年谱》二卷。著有《二妙集》八卷(与成己合集),吴澄为之序云:“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词存集中。单行者有《遁庵乐府》一卷,凡六十七首。多作于金亡后。“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值故都倾覆之余,怅怀今昔,流露于不自知”(《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八八),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
诗作特色
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情。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他也关心民间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中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四壁摧颓手重泥”(《冬夜自适》)、“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满庭芳〕《山居偶成》),虽只是生活片断的记录,但也可以看出他是安于淡泊和有劳动体会的。前人称段克己的作品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在继承文学传统方面,他受苏、辛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弟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也有文名,诗词风格与克己相近。金代赵秉文以“二妙”相誉,后人编他们的合集时,称《二妙集》。
《中州集》成书之日,段克己尚在世,所以元好问未录其诗词。《二妙集》8卷,有吴昌绶双照楼影元刊本。又有海丰吴氏《九金人集》本,增《补遗》1卷。二本文字间有不同。词亦见《强村丛书》和《全金元词》。
段克己的诗词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
浣溪沙寿菊轩弟
白发相看老弟兄闲身无辱亦
西江月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
大江东去送杨国瑞西行,兼简仲宣生
悲哉秋气觉天高气爽澹然寥
最高楼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
家苦贫年饥诸幼满前虽并日
江城子尘事鞅掌,每与愿违,缅怀山林萧散
九衢尘土儒冠镜中看失朱颜
蝶恋花寿山人湛然李生
岩菊开时霜信杳风雨无情又
望月婆罗门引癸卯元宵,与诸君各赋词以为
华所见以望月婆罗门引歌之
诉衷情初夏偶成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满江红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
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
满江红梦庵张君信夫生朝
腊尽春来还又是新年入手人
江城子牡丹
百花飞尽彩云空牡丹丛始潜
望月婆罗门引
凤城春好玉箫金管姿游盘梅
水调歌头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阳,夜闻
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凉蟾
满庭芳山居偶成,每与文翰二三子论文把酒
归去来兮吾家何在结茆水际
满江红重九日,山居感兴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还
满江红清明与诸生登西*柏岗
欲把长绳维白日暂留春住亲
浣溪沙元夜后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还,喜
马上风吹醉帽偏一川晴雪袅
鹧鸪天青阳峡对酒此溪西流故云
千尺长虹下饮溪两山环合翠
蝶恋花寿卫生袭之
二月山城春尚未柳弄东风恰
热门诗词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
浣溪沙寿菊轩弟
白发相看老弟兄闲身无辱亦
西江月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
大江东去送杨国瑞西行,兼简仲宣生
悲哉秋气觉天高气爽澹然寥
最高楼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
家苦贫年饥诸幼满前虽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