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

基本信息
李覯的出生地:建昌军南城(今江西资溪县嵩市镇三口村)
李覯的逝世时间:1059
李覯简介
李覯(一○○九~一○五九)字泰伯,南城人,有“李直讲主生文集”。他是位思想家,对传统的儒家理论,颇有非议;例如他认为“利”是可以而且应当讲求的,差不多继续王充“论衡”的“刺孟”,而且开辟了颜元李塨等对宋儒的批评。他的诗受了些<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df343ac9b9df3/">韩愈</a>、<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df443ac9b9df4/">皮日休</a>、<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cdb43ac9b9cdb/">陆龟蒙</a>等的影响,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跟<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7fd43ac9b97fd/">王令</a>的诗算得宋代在语言上最创辟的两家。<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a732143ac9a7321/">可惜</a>集里通体完善的诗篇不多,例<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a13a843ac9a13a8/">如有</a>一首“哀老妇”,前面二十句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寡妇,追于赋税差役,只好跟儿孙分别,重新嫁人,但是后面三十句发了许多感慨,说要“孝治”,该响应皇帝表扬“节妇”的号召。前面讲的是<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cc143ac9b9cc1/">杜甫</a>“<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b97e643ac9b97e6/">石壕吏</a>”“<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b97d743ac9b97d7/">垂老别</a>”所没写到的惨况,而后面讲的也许在北宋就是迂执之论,因为以前和当时对再醮或改嫁的一般意见虽然有如<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cc043ac9b9cc0/">白居易</a>的“<a target="_blank" href="/shici_view_999ad243ac999ad2/">妇人苦</a>”所说:“及至生死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却还不像后来的舆论那样苛刻。李覯说皇帝表扬“节妇”,可是事实上北宋皇帝也准许再醮,而且就像李覯所师法的韩愈就有个“从二夫”的女儿,李覯同时人<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7a143ac9b97a1/">范仲淹</a>的母亲和媳妇、<a target="_blank" href="/shiren_view_9b9cf443ac9b9cf4/">王安石</a>的媳妇等也都是“从二夫”而不隐讳的。<BR>--钱钟书<宋诗选注>
李覯百科介绍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覯主要成就
军事思想无神论《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著《潜书》、《庆历民言》
李覯的诗词
回廖解元所业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于今
寄祖祕丞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
送夏旦赴举
岭梅初尽草初生马上春风酒
和育王十二题·七佛石
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何必
和育王十二题·灵鳗井
田苗自枯槁井鳗人所祷若教
回胡舜元赋稿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谁知
寄怀三首
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不思
和育王十二题·明月台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嗟哉
送危太博
一片灵台众共知宦途宁肯避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七星杉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
璧月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
冰
水性本来弱渐寒成此坚东风
和育王十二题·育王塔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胡然
梁帝
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
和育王十二题·石屏风
形模皆自然树立岂人力松影
送任大中
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西施
孔光
王莽欲为先与草董贤将过自
丙子冬至夜酒醒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
获稻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饷妇
寄邻父
离山阙归期滞踪如在狱他门
热门诗词
回廖解元所业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于今
寄祖祕丞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
送夏旦赴举
岭梅初尽草初生马上春风酒
和育王十二题·七佛石
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何必
和育王十二题·灵鳗井
田苗自枯槁井鳗人所祷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