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锴

[南唐、宋初] 徐锴的诗词 拼音:xú kǎi 诗词作品:5首
徐锴

基本信息

徐锴的字号:小徐

徐锴的别称:字楚金

徐锴的民族:汉族

徐锴的出生地:广陵

徐锴的出生时间:920年

徐锴的逝世时间:974年

徐锴简介

徐锴(920~97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扬州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字鼐臣,又字楚金,精通文字学,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终内史舍人。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徐锴百科介绍

徐锴920~97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扬州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字鼐臣又字楚金精通文字学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终内史舍人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徐锴主要作品

徐锴主要成就

首次为《说文》作系统、全面的训解

生平

先世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後迁居广陵(今江蘇扬州)。徐锴生於後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享年五十五岁。

四岁而孤,母方教铉,未暇及锴,能自知书。锴自幼聪慧,十岁即擅长作诗。令赋秋声诗,顷刻而就,尽见秋声之意。南唐烈祖升元三年(939年)20岁,其兄铉作〈包府君咏墓志〉,锴为其铭。

南唐元宗保大元年(943年)24岁,为秘书郎,齐王景遂奏授记室。未久,兄弟均评军中书檄援引不当,锴贬为乌江尉。保大三年(945年)26岁,为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保大十一年(953)34岁,是年十二月,触怒唐主,再次贬为校书郎(宜为秘书郎)。是年正月二十日作〈先圣庙记〉,分司东都。保大十二年(954年)35岁,又召为虞部员外郎。保大十四年(956年)37岁,是时任屯田郎中知制诰,作《曲台奏议集序》。

南唐后主乾德元年(963年)44岁,与其兄铉,共论猫事。铉疏得二十事,锴忆得七十余事,足见博学强记倍於常人。乾德五年(967年)48岁,后主召锴等对论天下事及用人之事。南唐后主开宝元年(968年)49岁,作《奉和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诗序》。开宝二年 (969年)50岁,游简言当国,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每抑之。作〈陈氏书堂记〉 开宝三年 (970年)51岁,韩熙载卒,锴集其遗文。李穆使江南,见其兄弟文章,曰:“二陆不能及也!”开宝五年(972年)53岁,为右内史舍人,并受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其兄铉同为帝王侍臣,号为“二徐”。 乔匡舜卒,铉、锴挽诗各一首。开宝七年(974年)55岁,因兄徐铉奉使入宋,忧惧而卒。受谥为“文”,并追赠礼部侍郎。

徐锴的诗词

秋词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
366 次浏览 五绝

同家兄哭乔侍郎

诸公长者郑当时事事无心性
148 次浏览 七律

太傅相公以东观庭梅西垣旧植昔陪盛赏…伏愧

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香随
147 次浏览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酬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论文
140 次浏览

送程德琳郎中学士(得远山)

瓜步妖氛灭昆冈草树青终朝
128 次浏览

南唐、宋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