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端

[清朝] 徐端的诗词 拼音:xú duān 诗词作品:34首

基本信息

徐端的别称:肇之

徐端的民族:

徐端的出生地:浙江德清

徐端的出生时间:1754年

徐端的逝世时间:1812年

徐端简介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七年(1812)因积劳成疾,病卒。

徐端百科介绍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七年(1812)因积劳成疾,病卒。

徐端主要作品

徐端主要成就

治理河道

生平

徐端,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嘉庆三年,署山东沂曹道。睢州河决,端预筑曹州堤,得无害。四年,擢江西饶州知府,未之任,调江苏淮安。七年,擢淮徐道,丁父忧,与假治丧,仍回任。九年,加三品顶戴,护理东河河道总督。时衡家楼甫塞决,诏以前官王秉韬惜费,嵇承志年衰,修防多疏,责端通筹全河为未雨绸缪之计。端疏陈临河埽工固紧要,无工之地尤须慎防,仁宗韪之。冬,清口水浅阻漕船,端偕尚书姜晟等往视,请展引河,启祥符五瑞坝,分河水入洪湖助清敌黄,清口乃通。寻授江南河道总督。 十年,请疏治云梯关沙淤,培筑桃源以下堤工;又请移建河口束清坝于迤南湖水汇出之处,以资节制;挑清坝外筑束清东坝,对岸张家庄增筑西坝,留口门二十丈,视湖水大小为束展:诏允行。秋,筑义坝。时命侍郎戴均元会筹蓄黄济运,端与合疏请濬王营减坝以下盐河,遇盛涨,相机启放,庶黄减淮强,湖水畅出,堰工亦免著重,从之。 十一年,洪湖异涨,高堰赖新筑子堰抵御,不为害。俄黄水并涨,决盐河民堰,运河东岸荷花塘亦决。以功过相抵,免议。旧制,南河设正副总河,后裁其副;至是授戴均元为河道总督,端副之。秋,河决周家楼,上游郭家房堤蛰,命端专治郭家房堵口,四阅月工竣。时黄水由减坝六塘河入海,正河断流,群议改道,上颁示御制黄河改道记,命端视察海口。寻以六塘河下游水势散漫,难施工作,复颁示御制治旧河记,命端专驻减坝督工。十二年春,工竣,河循故道,加太子少保。秋,海潮上漾,河由陈家浦旁溢入射阳湖归海,请于黄泥嘴建坝,择要疏淤,俾仍故道。 十三年,署正总河。先是端屡言河淤由于海口流缓,宜接筑云梯关外长堤,束水攻沙,未及举。至是两江总督铁保疏申前议,并请培高堰土坡,修补智、礼二坝,以备湖涨;复毛城铺石堤、王营减坝,以节宣黄水:端赞其议。命协办大学士长麟、戴衢亨察视,惟辍毛城铺坝工,改建徐州十八里屯双闸,余依原议行。夏,湖水涨,端启智、信二坝,不敷宣泄,坏砖工百馀丈,褫翎顶,降三级留任。寻堵合,复之。时黄水由马港口分流,经灌河口归海,命尚书吴璥、侍郎托津会勘,以荷花塘坝工垂成复蛰,降端为副总河。 十五年,复授河道总督,裁副总河。端始终主复旧海口堵马港,命尚书马慧裕会同督治。两江总督松筠劾端于河流逢湾取直,以致停淤,上不直其奏,端疏辨,诏松筠无预河务,责端与慧裕速施工,勿游移。寻以洪湖风汛,坏高堰、山盱两厅工甚钜,革职留任。松筠复密陈端祗知工程,不晓机宜,糜帑千万,迄无成功,且恐有浮冒之弊。诏斥端不胜河督之任,革职留工,专任堵筑义坝。十六年,命以通判用,复命治李家楼引河。十七年,工甫竣,嘉庆十七年积劳病卒。 端治南河七年,熟谙工作。苇柳积堤,一过测其多少。与夫役同劳苦,廉不妄取。河工积弊,端知之,惮于轻发,欲入觐面陈而终不得,以至于败。

评价

为政清廉,贫寒终生,病卒,赖人膊赠,始毕丧葬。

著作

著有《安澜纪要》、《回澜纪要》。

人物生平

徐端,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嘉庆三年,署山东沂曹道。睢州河决,端预筑曹州堤,得无害。四年,擢江西饶州知府,未之任,调江苏淮安。七年,擢淮徐道,丁父忧,与假治丧,仍回任。九年,加三品顶戴,护理东河河道总督。时衡家楼甫塞决,诏以前官王秉韬惜费,嵇承志年衰,修防多疏,责端通筹全河为未雨绸缪之计。端疏陈临河埽工固紧要,无工之地尤须慎防,仁宗韪之。冬,清口水浅阻漕船,端偕尚书姜晟等往视,请展引河,启祥符五瑞坝,分河水入洪湖助清敌黄,清口乃通。寻授江南河道总督。

十年,请疏治云梯关沙淤,培筑桃源以下堤工;又请移建河口束清坝于迤南湖水汇出之处,以资节制;挑清坝外筑束清东坝,对岸张家庄增筑西坝,留口门二十丈,视湖水大小为束展:诏允行。秋,筑义坝。时命侍郎戴均元会筹蓄黄济运,端与合疏请濬王营减坝以下盐河,遇盛涨,相机启放,庶黄减淮强,湖水畅出,堰工亦免著重,从之。

十一年,洪湖异涨,高堰赖新筑子堰抵御,不为害。俄黄水并涨,决盐河民堰,运河东岸荷花塘亦决。以功过相抵,免议。旧制,南河设正副总河,后裁其副;至是授戴均元为河道总督,端副之。秋,河决周家楼,上游郭家房堤蛰,命端专治郭家房堵口,四阅月工竣。时黄水由减坝六塘河入海,正河断流,群议改道,上颁示御制黄河改道记,命端视察海口。寻以六塘河下游水势散漫,难施工作,复颁示御制治旧河记,命端专驻减坝督工。十二年春,工竣,河循故道,加太子少保。秋,海潮上漾,河由陈家浦旁溢入射阳湖归海,请于黄泥嘴建坝,择要疏淤,俾仍故道。

十三年,署正总河。先是端屡言河淤由于海口流缓,宜接筑云梯关外长堤,束水攻沙,未及举。至是两江总督铁保疏申前议,并请培高堰土坡,修补智、礼二坝,以备湖涨;复毛城铺石堤、王营减坝,以节宣黄水:端赞其议。命协办大学士长麟、戴衢亨察视,惟辍毛城铺坝工,改建徐州十八里屯双闸,余依原议行。夏,湖水涨,端启智、信二坝,不敷宣泄,坏砖工百馀丈,褫翎顶,降三级留任。寻堵合,复之。时黄水由马港口分流,经灌河口归海,命尚书吴璥、侍郎托津会勘,以荷花塘坝工垂成复蛰,降端为副总河。

十五年,复授河道总督,裁副总河。端始终主复旧海口堵马港,命尚书马慧裕会同督治。两江总督松筠劾端于河流逢湾取直,以致停淤,上不直其奏,端疏辨,诏松筠无预河务,责端与慧裕速施工,勿游移。寻以洪湖风汛,坏高堰、山盱两厅工甚钜,革职留任。松筠复密陈端祗知工程,不晓机宜,糜帑千万,迄无成功,且恐有浮冒之弊。诏斥端不胜河督之任,革职留工,专任堵筑义坝。十六年,命以通判用,复命治李家楼引河。十七年,工甫竣,嘉庆十七年积劳病卒。

端治南河七年,熟谙工作。苇柳积堤,一过测其多少。与夫役同劳苦,廉不妄取。河工积弊,端知之,惮于轻发,欲入觐面陈而终不得,以至于败。

徐端的诗词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归抚苍松笑一场誓无滋味博
149 次浏览

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来山中意行谈旧送别怅望

东风满眼皆陈迹老树荒园更
133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出门归隐计无成舟泊菰来膠
131 次浏览

程明大送枸记数本侑以古诗两绝奉谢

故人念我忍饥坐送我灵苗意
128 次浏览

丙申元日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
126 次浏览

病虐新差仲退折梅一枝昌雪跨访我松下且赋诗

破雪折梅相料理要将春信报
123 次浏览

八月十八日观潮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
119 次浏览

表兄王俊夫客当涂以古诗见寄赋比奉谢

自叹离君淹在兹诗来一读一
116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津亭空树集馀鸦望断孤云是
103 次浏览

城上谣

北风吹沙湖水黄离离衰草覆
102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劳生可笑类原蚕世路半肠更
101 次浏览

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来山中意行谈旧送别怅望

梦中几度寻安道也似当年泛
101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城郭人家饯岁寒裁红剪翠馔
100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一卷阴符偶自随奴星解事亦
99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客梦朦胧酒力锁梨雪漠漠路
96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空山岁晚足堪娱残雪千峰水
94 次浏览

壁侍者归自庐山以诗间讯

壁公挑云庐山去自我不见今
91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隔岸重门笑语微摇摇烟影飐
90 次浏览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
88 次浏览

清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