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唐朝] 张继的诗词 拼音:zhāng jì 诗词作品:60首
张继

基本信息

张继的民族:汉族

张继的出生地:襄州襄阳

张继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百科介绍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主要作品

介绍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刘长卿有《哭张员外继》诗,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辉玉洁,都是诗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二十六家的诗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是谁的子孙。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叶梦得曾说:“张继诗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

张继的诗词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
311 次浏览 五律

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
285 次浏览 七绝

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
262 次浏览 五排

感怀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
240 次浏览 五绝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
221 次浏览 五律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
219 次浏览 五古

江上送客游庐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
218 次浏览 五律

上清词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
211 次浏览 七绝

郢州西楼吟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
206 次浏览

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204 次浏览 六古

城西虎跑寺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寺开
202 次浏览 五律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
201 次浏览 五律

晚次淮阳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候馆
201 次浏览 五律

会稽郡楼雪霁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
198 次浏览 七律

洛阳作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
187 次浏览 五律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斜阳
182 次浏览

重经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
177 次浏览 七律

登丹阳楼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迢递
176 次浏览 五古

读峄山碑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
176 次浏览 七绝

唐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