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崔邠的父祖,崔郸的墓志称"曾王父综,醴泉县令,赠吏部侍郎。大王父佶,太子中允,赠左仆射。烈考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赠太师。"与《新唐书》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二下》记载相同。而《旧唐书·崔邠传》却记载"祖结,父倕,官卑。"《新唐书·崔邠传》称"父倕,三世一爨,当时言治家者推其法。"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注》卷二据杜牧《崔郾行状》以及刘禹锡《崔陲神道碑》已证明两唐书《崔邠传》其祖、父名之误。墓志记载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崔邠
基本信息
崔邠的别称:字处仁
崔邠的出生地:清河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
崔邠的出生时间:754年
崔邠的逝世时间:815年
崔邠简介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崔邠百科介绍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出身清河崔氏之清河小房,祖父崔佶,父亲崔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
家庭成员
崔邠的诗词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之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
醴齐泛尊彝轩县动干戚入室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醴齐泛樽彝轩县动干戚入室
热门诗词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之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
醴齐泛尊彝轩县动干戚入室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醴齐泛樽彝轩县动干戚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