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gěng gài [ geng gai]
注音 ㄍㄥˇ ㄍㄞ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梗概 gěnggài

(1)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略举梗概
故事梗概
broad outline;main idea;gist

词语解释

  1. 亦作“梗槩”。大概,概略。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 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 陆游 《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2. 刚直的气概;慷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魏书·李彪传》:“臣虽下才,輒亦尚其梗概,钦其正直,微识其褊急之性,而不以为瑕。”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梗槩”。

⒉ 大概,概略。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陆游《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⒊ 刚直的气概;慷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魏书·李彪传》:“臣虽下才,輒亦尚其梗概,钦其正直,微识其褊急之性,而不以为瑕。”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

梗概的国语词典

大略情形。

梗概的网络释义

梗概

  • 梗概,指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等。“梗”和“概”每个单字有其释义和应用方法。梗概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简单介绍等。
  • 梗概的翻译

    英语: synopsis, outline (of story)​
    德语: Umriss; Hauptinhalt; Wesentliche
    法语: résumé, sommaire

    梗概造句

    这部小说的梗概大致就是这样的。
    这只是这个故事的梗概。
    他把这部电影的梗概向大家介绍了一遍。
    我想她梗概有三十岁了吧。
    首先,他简要介绍了一下故事梗概.
    梗概:牛魔王欲娶紫霞为妻,至尊宝骗紫霞想得到月光宝盒见他妻子。
    用采访收集到的信息概括出内容梗概。
    教授要求彼得写这本书的梗概.
    本文除引言、结语之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梗概如下。
    他只告诉了我们那件事的梗概.
    梗概一:低成本的数字发行将使热门产品走向免费.
    他正在为篇书评撰写故事梗概.
    那个教授对我们谈了对该剧的梗概.
    作者试图提供参考文献的梗概.
    我可以简单地给你们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
    阅读明亮的灯光,大市剧情梗概和电影简介。
    下面粗略地勾勒这四章的内容梗概:第一章,梳理了国立剧校的概况。
    《神堂湾》(又名《层层迷雾神堂湾》)的故事梗概。
    它很好的展现了吴京意欲达到的视觉风格,后面的一张照片则给出了剧情梗概。
    昨日菲律宾总统府发出声明,以阿奎诺三世的名义,缕述事态梗概。

    汉字详情

    gěng [geng]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GJ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MLK
    四角: 419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2)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梗,山枌榆。荚可为芜荑也。——《说文》。按,叶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坚韧,中犊车材,即诗之山有枢。

    (3) 有刺的草木

    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梗。——《西京赋》

    梗木为之靡拉。——《方言三》

    (4) 又如:梗林(多刺的林丛);梗莽(荆棘草莽);梗刺(草木茎上有刺针)

    (5) 草本植物的枝茎

    桃梗土偶。——《战国策·秦策》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战国策·齐策》

    (6) 又如:菠菜梗;梗子(植物的枝或茎);荷梗;芹菜梗

    动词

    (1) 阻塞;阻碍

    元恶未黜,天邑犹梗。——《梁书·高帝纪》

    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晋书·王承传》

    (2) 又如:梗涩(阻塞难通);梗化(阻塞教化;妨碍管教);梗滞(阻塞);梗拒(阻拦拒绝);梗沮(阻扰;干扰);梗碍(阻塞)

    (3) 假借为“抗”。抵御;抗拒

    (4) 又如:梗命(抗命);梗寇(作梗御寇);梗骜(亦指桀骜不驯的人)

    (5) 挺直 。如:梗着脖子

    凤姐听了,把头一梗。——《红楼梦》

    (6) 通“鲠”。食留咽中

    谁生厉阶,至今为梗。——《诗·大雅·桑柔》

    形容词

    (1) 耿直,刚正

    子文都,性梗直,仕 周,为右侍上士。——《北史·汝阴王天赐传》附 修义

    (2) 又如:梗梗(正直坚定的样子);梗令之人(梗直的人);梗野(率直粗鲁)

    (3) 强硬;凶猛

    梗,猛也。——《方言二》

    锄其强梗。——《淮南子·原道》

    (4) 又如:梗化(强硬);梗悍(强横);梗强(强横凶暴)

    (5) 大略

    略举其梗概。——左思《吴都赋》。注:“粗言也。”

    概,略也。——《方言十三》

    (6) 又如:梗概;梗迹(隐约细微的行迹)

    英文翻译

    stem of flower, branch of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2 gwaa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n3 kwang3 [梅县腔] gen3 [宝安腔] gang3 [东莞腔] gang3 [海陆丰腔] gien3 kwang3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ang3 guang1 guang3 [客英字典] gen3 g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杏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kɐŋkrangx/keank
    gài [ga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VCQ
    五行:
    仓颉: DAIU
    四角: 41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 )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2) 同本义

    同权槩而就衡。——《楚辞·惜誓》

    斛甬,正权概。——《礼记·月令》

    槩者,平量者也。——《韩非子·外储说》

    (3) 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

    (4) 节操,风度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夫西河魏土……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汉书·杨敞传》附 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概尚(气节);气概(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气势)

    (6) 景象;状况

    故山多药物,胜概(美丽的景象)忆桃源。——唐·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动词

    (1) 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夫水,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2) 又如:概平(用概刮平);概准(用平物的量器刮平)

    (3) 概括,总括。如:概问(概括询问);以此一端,可概其余;以偏概全

    (4) 衡量;量,限量

    食飨不为槩。——《礼记·曲礼》。注:“量也。”

    (5) 又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6) 蔽,遮盖 。如:概愆(掩盖前愆)

    (7) 关切,系念 。如:概怀(系念于心);概然(慨叹的样子)

    (8) 抑,抑制 。如:概了(镇住。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

    (9) 通“溉”。灌溉,洗涤

    澡概胸中,洒练五脏。——《枚乘·七发》

    (10) 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11) 通“慨”。感慨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

    (12) 又如:概然(感慨的样子)

    副词

    (1) 一律,一概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概不考虑;概不赊欠;概行(一律施行);概视(一律看待);概用(一概使用)

    (3) 大致,大略地 。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如:概而论之;概举(大略举出);概览(大略地观览)

    英文翻译

    generally, approxima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koi2 koi3
    ◎ 客家话:[梅县腔] koi3 [客语拼音字汇] koi3
    ◎ 潮州话:k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代去聲開口一等kaih/koykɒi

    梗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