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

gōng yì [ gong yi]
繁体 工藝
注音 ㄍㄨㄥ 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工艺 gōngyì

(1)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创造新工艺
technology

(2) 手工艺。即需要手工技巧或运用艺术技艺的职业、行业或工作

工艺品
craft

词语解释

  1. 手工工艺。亦指某种技能。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图画》:“凡此数公,皆负当时才名,而兼擅工艺。”《新唐书·阎立德传》:“父 毗 ……本以工艺进,故 立德 与弟 立本 皆机巧有思。”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一:“ 孙德施 赋云:‘惟工艺之多门,伟英丽乎创形。’”

  2.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如:创造新工艺,制造新产品。

引证解释

⒈ 手工工艺。亦指某种技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凡此数公,皆负当时才名,而兼擅工艺。”
《新唐书·阎立德传》:“父毗 ……本以工艺进,故立德与弟立本皆机巧有思。”
元王祯《农书》卷二一:“孙德施赋云:‘惟工艺之多门,伟英丽乎创形。’”

⒉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如:创造新工艺,制造新产品。

工艺的国语词典

技艺、手艺。

工艺的网络释义

工艺

  • 工艺( technology/craft)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
  • 工艺造句

    他独出心裁地制作了这件手工艺品。
    这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真让人赞不绝口。
    她拿出的工艺品大家都还没见过,都感觉挺新鲜的。
    这项工艺经过革新以后,使产量大大提高。
    厨窗里的手工艺品十分精美,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这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花了他很多心血,做工看起来很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几件绿玉和水晶的雕刻,小巧玲珑,精致可爱。
    雕刻者的手艺高超,工艺品都栩栩如生。
    展会上的手工艺品件件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梅花的花瓣精巧细致,似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一般。
    这件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的手工艺品精美绝伦,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古典漆金,雕梁画栋,祖传脱胎工艺品。
    外国朋友送他一本画册,他回送一件工艺品,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即使是加工简单的工艺品,王师傅也刻意求工,一丝不苟。
    展览室里,陈列着同学们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
    大厅里摆放着的工艺品五光十色,令人目眩。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工艺精美,一向遐迩闻名。
    自从上了工艺课,我的手就有了大大小小的伤口。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311
    笔画: 3
    五笔: AAA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L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形容词

    (1) 精巧,精致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动词

    (1) 擅长;善于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英文翻译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沙头角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 潮州话:gang1(kang) ,gong1(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yi]
    部首: 301
    笔画: 4
    五笔: A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N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 ),土块;从丮( ),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名词

    (1) 技能;才能

    求也艺。——《论语·雍也》

    艺天下无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艺天下第一。

    惜罗程艺。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球艺;艺业(学术技艺);艺高人胆大(指人才技高超,故能不惧险阻,勇往直前)

    (3)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

    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4) 指经籍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六艺

    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班固《汉书》

    (5) 又如:艺学(指经学;文章典籍之学)

    (6) 艺术 。如:艺苑青钱(比喻文辞出众);艺文(指文学艺术之林)

    (7) 极限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8) 又如:艺极(标准,限度)

    (9) 标准;准则

    用人无艺。——《国语·越语》

    英文翻译

    art; talent, ability; craf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 潮州话:ghoi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