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dà gē [ da ge]
注音 ㄉㄚˋ ㄍㄜ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大哥 dàgē

(1) 排行最大的哥哥

eldest brother

(2) 尊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

elder brother

(3) 称排行最大的儿子

eldest son

(4) 妻子称丈夫

husband

词语解释

  1. 排行最大的哥哥。

    唐 白居易 《祭浮梁大兄文》:“ 居易 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 宋 欧阳修 《与二寺丞书》:“若至 潁 ,见了大哥,便先归。”《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位 安老爷 本是弟兄两个,大哥早年去世。” 巴金 《家》六:“ 高觉新 是 觉民 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

  2. 尊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

    《水浒传》第四四回:“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救了小人之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家伯到 通州 去的话,可是大哥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传説的呢?” 欧阳山 《苦斗》五四:“论人才、论阅历……都只有咱 陶大哥 才当得这队长!”

  3. 称排行最大的儿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却进御书真草《千字文》,太上看了甚喜,云:‘大哥近日笔力甚进。’”《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五回:“ 张善友 喜之不胜,先对 乞僧 道:‘大哥我与你家去来!’”

  4. 妻子称丈夫。

    元 无名氏 《硃砂担》楔子:“[旦儿云]大哥,你出路去,只是以身为本……[正末云]大嫂,你好生看覷家中,侍奉父亲,我做些买卖便回来也。”《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大 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引证解释

⒈ 排行最大的哥哥。

唐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居易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
宋欧阳修《与二寺丞书》:“若至潁,见了大哥,便先归。”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位安老爷本是弟兄两个,大哥早年去世。”
巴金《家》六:“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

⒉ 尊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

《水浒传》第四四回:“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救了小人之祸。’”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家伯到通州去的话,可是大哥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传説的呢?”
欧阳山《苦斗》五四:“论人才、论阅历……都只有咱陶大哥才当得这队长!”

⒊ 称排行最大的儿子。

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却进御书真草《千字文》,太上看了甚喜,云:‘大哥近日笔力甚进。’”
《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五回:“张善友喜之不胜,先对乞僧道:‘大哥我与你家去来!’”

⒋ 妻子称丈夫。

元无名氏《硃砂担》楔子:“[旦儿云]大哥,你出路去,只是以身为本……[正末云]大嫂,你好生看覷家中,侍奉父亲,我做些买卖便回来也。”
《水浒传》第二三回:“武大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大哥的国语词典

称谓。称兄弟中年纪最长者。

如:「在所有的兄弟姊妹中,就数大哥最疼我。」

大哥的网络释义

大哥 (柯受良演唱歌曲)

  • 《大哥》是由李安修作词、高枫作曲,柯受良演唱的歌曲,收录在柯受良1999年发行专辑《再次征服》之中。
  • 大哥 (词语释义)

  • 大哥即长兄,外文名Elder Brother,指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男子,排行最大的哥哥,(口)尊称年纪跟自己相仿的男子,但有时也被用于称呼比自己大一辈的老人。大哥是一个民间常用词,如同“大姐”,多见于口语,如“大哥好”或“有事找大哥”。
  • 大哥的翻译

    英语: eldest brother, big brother (polite address for a man of about the same age as oneself)​, gang leader, boss
    德语: ältester Bruder
    法语: frère aîné

    大哥造句

    我忽然想起来了,大哥往常就是这样呼唤羊群的。
    你虽然是大哥,但是你的内向时常让人把你当初忙内,因为你是大哥,所以你比成员扛得责任更重。希望回来时,你的肌肉更发达了,我在原处等你归来。
    我们的命是大哥给的,以后,我们跟着大哥,无论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们都要跟。
    父亲吩咐大哥,月底前务必把货准时运到。
    赞同前一位大哥说的日本地震,我们必须要如丧考妣吗?
    经过多年努力,郭大哥的剧团还是毫无起色,终于宣告解散。回顾过去,恍若一场春梦。
    非常感谢大哥多年来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么多年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希望哥哥也好好照顾自己。还有放心吧,我会坚持下去的,不辜负你的期望。你永远是我的大哥,这个世上最好的大哥
    大哥是烈士,二哥却因当汉奸而被正法,真是鸿毛泰山啊!
    李大哥侠肝义胆,受到四邻的交口称赞。
    我陪伴着大哥大姐游览了故宫和长城。
    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徐大哥以他料事如神和文武双全的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大家喜笑颜开的迎接他。
    陈熙给人印象很差劲,他是个心狠手辣又疾恶如仇的人,自从知道那个老板找来一个退伍特种兵打手和两面包车的混混来暗算他大哥肖伟时候。
    你给我小心点,我大哥是,带狗的…
    大哥是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的。
    他脑子乱纷纷地点了点头,喊了声大哥。
    “那凌大哥你要怎么做呢?”古阳德一脸喜悦地说道。
    那时候,大哥昆德伊万常领一些日本军人来他们家的撮罗子。
    大哥,烂泥也需防有刺,鳄太岁异常强猛,一样惨败收场,该引以为鉴啊!
    这个小霸王一看到我大哥汤姆,就掉转头一溜烟地逃走了。
    我带上游泳圈快乐的在大海里畅游,一会游到东一会游到西,岸上的姥爷还给我照了像。刚进去的时候,大海里有一点石头,再往里就是沙子了,海水有深有浅,还能看见小鱼在游动。我和大哥哥们打水仗,我很快乐。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g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SK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RNR
    四角: 106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1 [梅县腔] go1 [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宝安腔] go1 [沙头角腔] go1 [东莞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