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

jiǎn zāi [jian zai]
繁体 減灾
注音 ㄐ一ㄢˇ ㄗㄞ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亦作“减灾 ”。采取措施,减少自然灾害或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减灾的网络释义

减灾

  • 减少灾害和减轻灾害破坏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减灾造句

    把减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以及目前的应用状况,指出针对流域洪水汛情的遥感监测分析是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是全面修订防震减灾法。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城市水害有剧化之势,分析了引起城市水害剧化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现代城市防洪减灾的对策。
    洪水演进的计算技术是实现防洪减灾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在城市防洪规划、流域规划、各种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此前,科技部已先后印发了《抗震救灾减灾实用技术》、《农村地区抗震救灾应急技术及实用产品》等手册。
    为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第三辑气象万千的内容主要以天灾及全球气候转变为题。
    第四条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与第三章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对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有意义的结论。
    防灾绿地作为“柔性”空间,在城市防灾、避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防灾减灾状况为例,分析指出了贫困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困境之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和建议。
    目前,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等地的冬小麦正处在灌浆乳熟期,干热风将导致灌浆不足,使粒重减轻,产量下降,当地需做好减灾措施。
    农业减灾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提出和讨论了一套较完整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
    通过此次活动,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认识到了房屋加强防震措施的重要性。
    重点论述了城市科学减灾的研究模式及方法。
    认为,建立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是实现减轻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204
    笔画: 11
    五笔: UDG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MIHR
    四角: 331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2) 同本义

    减,渻也。——《说文》

    减,少也。——《广雅》

    减,尽也。——《管子·宙合》

    谮始既减。——《韩诗·巧言》。传:“少也。”

    克减侯宣多。——《左传·文公十七年》

    太仆减谷食。——《汉书·元帝纪》

    为减舆从。——清· 张廷玉《明史》

    增减要语。——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今昔而减。——清· 洪亮吉《治平篇》

    减一分则喜。——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减算(减少税收;减少年寿);减膳(吃素或减少菜肴);减了口里的(减少饮食)

    (4) 不足;不到;少于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世说新语》

    (5) 诛,杀

    减二卿。——《史记·赵世家》

    (6) 降低;减轻

    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轻也。”

    (7) 又如:减流(从轻流放罪犯);减等(减轻刑罚的等级;从轻判刑;减低等级);减降(减轻降低);减汰(削减淘汰)

    (8) 节约,节省,俭约 。如:减妆(亦作“减装”。妇女盛梳妆用品和首饰的匣子);减勒(从简);减样(简易的);减约(俭省节约)

    英文翻译

    decrease, subtract, dimi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梅县腔] gam3
    ◎ 潮州话:giam2 【澄海】giang2

    宋本广韵

    zāi [zai]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POU
    五行:
    仓颉: JF
    四角: 3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动词

    (1) 伤害,使受灾害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英文翻译

    calamity, disaster, catastrophe

    方言集汇

    ◎ 粤语:z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祖才平聲開口一等cai/zoitsɒi

    减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