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板

guī bǎn [ gui ban]
繁体 龜板
注音 ㄍㄨㄟ ㄅㄢˇ

词语释义

龟板 guībǎn

(1) 指龟的腹甲,中医用做药材

tortoise plastron

词语解释

  1. 指龟的腹甲。中医可入药。性平,味咸甘,能滋阴补肾,主治阴虚、头晕目眩、骨蒸劳热、崩漏、带下、腰膝无力等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见岸旁渔舟取龟板,用銛刀剜其肉,最为残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水龟》:“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 日华 始用龟版,而后人遂主之矣。”

引证解释

⒈ 指龟的腹甲。中医可入药。性平,味咸甘,能滋阴补肾,主治阴虚、头晕目眩、骨蒸劳热、崩漏、带下、腰膝无力等症。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见岸旁渔舟取龟板,用銛刀剜其肉,最为残酷。”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水龟》:“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华始用龟版,而后人遂主之矣。”

龟板的网络释义

龟板

  • 龟板,拉丁文名Carapax Testudinis,别名乌龟壳、下甲、乌龟板,为龟科动物chinemys reevesii的腹甲及背甲,主产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是水栖爬行动物,以质干、板上有血斑、块大无腐肉者为好,滋阴功效增强,兼有补血止血之功。
  • 龟板造句

    目的在干细胞具先天之精属性新理论指导下,探讨补肾中药龟板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作用。
    龟苓膏主要的成分是龟板和土伏苓,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
    中国古代的文字很多就记在龟板上。
    目的研究龟板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抗衰老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海参中胶原蛋白含量可以与传统中药的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相媲美,对女性美容养颜有奇效。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海龟板,海蒿子,昆布,江篱,海人草……十几种药材被磨成细小的粉末,分装在小盘子里。
    传说年幼的赫耳墨斯杀死了一只海龟,并从阿波罗处偷来牛内脏,制成肠弦挂在龟板上,由此发明了第一把里拉琴。
    在非洲的岩石区域内,有的旱乌龟的龟板十分灵活。
    我要络石藤,素馨花,地枫皮还有龟板胶。
    可用生地、白芍、天冬、麦冬、夏枯草、鳖甲、龟板、牡蛎、珍珠母等、随证加减作为辅助治疗,腺瘤加泽漆、山慈菇、小金片等。
    某些海龟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给它们的龟板增加“生长轮”。
    膏方一般分为荤膏和素膏,如加入蜂蜜或冰糖等收膏的膏滋为素膏;加入驴皮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动物胶收膏的膏滋为荤胶。
    贝壳类包括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主要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药材包括鳖甲、龟板等。
    一般女性顾客都加驴皮胶,男性加龟板胶、鹿角胶。
    龟苓膏除了龟板外,还有土伏苓等成分,主要有滋阴解毒的疗效。
    本文报道了用比值图示法鉴别龟板及其混淆品。
    上面的龟板和下面的龟板在四周连接。
    陆地龟,或者叫旱乌龟,是动作缓慢的动物,所以,它们通常有特别坚硬结实的龟板保护它们,避免敌人的伤害。
    对龟板的传统炮制品和食用菌炮制品进行了氨基酸、含氮量、浸出物、灰分以及微量元素等项目的系统分析。

    汉字详情

    guī,jūn,qiū [gui,jun,qiu]
    部首: 207
    笔画: 7
    五笔: QJNB
    仓颉: NWU
    四角: 27716

    详细解释

    gu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2) 即金龟,亦称乌龟 。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

    (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4) 龟甲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

    (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

    (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7) 男生殖器

    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

    (8) 通“皲”( jūn)。皮肤冻裂

    形容词

    (1) 高隆

    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

    (3) 比喻高寿

    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

    (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

    (5) 另见 jūn;qiū

    jūn

    动词

    (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

    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

    (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

    (3) 另见 guī;qiū

    qiū

    (2) 另见 guī;jūn

    英文翻译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gwai1 gwan1
    ◎ 潮州话:gu1 kiu1 (ku khiu)

    宋本广韵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