齰舌缄唇

zé shé jiān chún [ ze she jian chun]
繁体 齰舌緘唇
注音 ㄐ一ㄠ ㄕㄜˊ ㄐ一ㄢ ㄔㄨ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引证解释

⒈ 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

《隋书·儒林传·王孝籍》:“安可齰舌缄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齰舌缄唇的网络释义

齰舌缄唇

  • 齰舌缄唇,成语,意思是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
  • 汉字详情

    [ze]
    部首: 1501
    笔画: 23
    五笔: HWWJ
    仓颉: YUTA
    四角: 24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啮,咬

    魏其必内愧,杜门齰舌自杀。——《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齰舌(咬舌头);齰痈(咬破恶疮,使里面的脓血流出来);齰舌缄唇(咬舌闭口。形容保持沉默)

    英文翻译

    to b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3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鋤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zrah/drahdʒʰa
    shé [she]
    部首: 614
    笔画: 6
    五笔: TD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JR
    四角: 20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英文翻译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si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t8 [陆丰腔] sat8 [台湾四县腔] sat7 set8 [客英字典] set8 [海陆丰腔] sat7 [梅县腔] sh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d6 sed6 [东莞腔] set8 [宝安腔] set8
    ◎ 潮州话:z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
    jiān [ji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DGT
    五行:
    仓颉: VMIHR
    四角: 2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2) 同本義

    缄,束篋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

    摄缄縢。——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 又如:缄縢(绳索)

    (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

    (5) 信件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6) 又如:缄书(书信);缄愁(写信給人,倾訴相思之苦);缄題(信函的封端)

    (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纸书一缄

    英文翻译

    seal, close; bind; le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1

    宋本广韵

    chún [chun]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DFEK
    五行:
    仓颉: MVR
    四角: 712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唇吻(言语);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4) 边缘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

    英文翻译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 客家话:[梅县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宝安腔] sun2 [海陆丰腔] shun2 [东莞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陆丰腔] sh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t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