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

gǔ fēng [ gu feng]
繁体 鼓風
注音 ㄍㄨˇ ㄈㄥ

词语释义

鼓风 gǔfēng

(1) 加压力通风

blast;work a bellow

词语解释

  1. 扇风。

    唐 李德裕 《黄冶赋》:“圆方为鑪,造化为冶,鼓风为槖,炽阳为火。”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綃,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

引证解释

⒈ 扇风。

唐李德裕《黄冶赋》:“圆方为鑪,造化为冶,鼓风为槖,炽阳为火。”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綃,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

鼓风的国语词典

送风。

如:「鼓风炉」。

鼓风的网络释义

鼓风

  • 鼓风是指在金属冶炼中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以提高炉温而装设的鼓风机械。鼓风动能是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大而增大的,合理的鼓风动能需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口面积。不同的高炉对应不同的鼓风动能,这就需要对合理鼓风动能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形成合理的送风制度,长期维护炉缸活性。
  • 鼓风造句

    对合建式曝气池采用螺旋鼓风曝气技术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埃及初步出现了水钟、虹吸管、鼓风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体机械。
    中世纪发明的马轭导致了耕种方法的重大变革,它与几世纪后发明的贝西默鼓风炉一样是重大的技术进步。
    设计中采用了间接横管式初冷的工艺流程,选择的是负压操作,即电捕器在鼓风机前。
    用来输送气体或使气体增压的泵类称为压缩机、鼓风机或风扇。
    铁是从铁矿中通过高炉鼓风煅烧炼取的。
    由于软化水不合要求,使鼓风炉水套内产生了致密的水垢。
    为了定位设备噪声源,用声强测量方法测量了汽轮鼓风机和射流抽汽器的声强。
    生命像一只鼓风而去的风筝,有时又默默被裁剪,像一只流淌着生命汁液的马蹄兰。
    雷曹擂鼓风烈烈,一江水沸鸣金铁。百万貔貅方铸得千秋业,呀,这也不是江水,是流不断的英雄血。
    介绍了高炉鼓风机的防喘振控制流程图,重点阐述了可编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上述工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鼓风炉还原熔炼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鼓风炉熔炼高铅渣的过程。
    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刘老板还建议外出烧烤时,可以携带手持小型鼓风机、烧烤网、不锈钢签子、油刷等工具,都可以有效避免烤糊、烤焦等情况。
    此外民警侦查中发现,为了排散制毒时产生的大量异味,杨某某在窝点内安装了鼓风机和大型抽油烟机。
    理论分析、码头试验及台架试验表明,该现象是由液力偶合器固有的脱排鼓风转矩与轴系阻尼转矩大小决定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提供完整安装所必备的大量鼓风机配件以及控制部件等等。
    现场检测人员介绍,很多老管道狭窄、毒气多,专业疏浚人员都要带上防毒面具,穿上专门的工作服,用鼓风机稀释后才可下去。
    公司真诚希望各界人士与我们合作,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质量罗茨风机,罗茨鼓风机技术与服务!
    三叶型罗茨鼓风机具有低噪声的特点,解决了污水处理设备中应用罗茨鼓风机进行曝气带来的二次嗓声污染的难题。

    汉字详情

    [gu]
    部首: 1301
    笔画: 13
    五笔: FKU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TJE
    四角: 4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 ),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3)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打击乐器);鼓鞞(乐器,分大鼓和小鼓,进军时以励战士);鼓吏(掌鼓的官吏);鼓床(鼓架,鼓座)

    (4) 鼓面

    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分之一。——《周礼》

    (5) 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蛙鼓

    (6) 指鼓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钟磬被敲击之处

    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周礼》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四鼓,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8) 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9) 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献米者操量鼓。——《礼记》

    动词

    (1) 击鼓进攻

    鼓,击鼓也。——《说文》

    公将鼓之。——《左传·庄公十年》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鼓行(古代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险(乘敌军陷入险地时,击鼓攻击)

    (3) 泛指敲击, 弹奏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又如:鼓腹讴歌(拍着肚皮唱歌。表示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鼓腹含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安乐生活);鼓缶(击缶)

    (5) 打开,开启 。如:鼓箧(打开书箱。后用以指勤学);鼓翼(振翼而飞)

    (6) 挥动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鼓刀(挥动屠刀,杀牲割肉)

    (8) 摇动 。如:鼓棹(摇动船桨);鼓楫(即鼓棹)

    (9) 煽动,鼓动 。如:鼓令(鼓动,怂恿);鼓合(鼓动;挑动);鼓弄(鼓动;挑拨);鼓唇摇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10) 激发 。如:鼓舞;鼓励

    (11) 拍打;振动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12) 又如:鼓翼(振翅而飞);鼓掌

    (13) 凸起,涨大 。如:鼓腹(凸起肚子,后用以比喻饱食而闲暇无事);鼓颊(鼓起腮帮。形容忙着说话)

    (14) 扇动 。如:鼓风

    英文翻译

    drum; beat, top, strike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沙头角腔]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陆丰腔] shi6 gu3 [东莞腔] gu3 [梅县腔] gu3 ku1 [宝安腔] g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ukox/kuu
    fēng [feng]
    部首: 410
    笔画: 4
    五笔: M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K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动词

    (1) 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