黻翣

fú shà [ fu sha]
注音 ㄈㄨˊ ㄕㄚˋ

词语释义

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

词语解释

  1. 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

    《礼记·丧服大记》:“饰棺……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参见“ 黼翣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参见“黼翣”。

《礼记·丧服大记》:“饰棺……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

黻翣的网络释义

黻翣

  • 黻翣,汉语词汇,拼音是fú shà ,注音是ㄈㄨˊ ㄕㄚˋ。古代出丧时画有亚形的棺饰。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1205
    笔画: 17
    五笔: OGUC
    五行:
    仓颉: TBIKE
    四角: 33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黹( 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犮 。本义: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2) 同本义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3) 又如:黻衣(古代礼服的一种)

    (4) 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士服(穿)黻,大夫(服)黼。——刘向《说苑》

    (5) 又如:黻班(在宫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指显贵的地位);黻冕(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时所穿的礼服。黻:裤裙。冕:帽子)

    (6) 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

    衮冕黻珽。——《左传·桓公二年》

    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左传·宣公十六年》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

    (7) 通“绂”。系印的丝带

    云装信解黻。—— 江淹《杂体·谢光禄庄郊游》

    委荣轻举,投黻如遗。——汉《繁阳令杨君碑》

    (8) 又如:长黻(印章上长长的丝带)

    英文翻译

    special pattern of embroidery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宝安腔]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分勿入聲合口三等pĭuətpyot/piut
    shà [sha]
    部首: 626
    笔画: 14
    五笔: NUVF
    仓颉: SMYTV
    四角: 17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棺饰。垂于棺的两旁

    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花。从羽,妾声。——《说文》

    后之丧持翣。——《周礼·女御》

    大丧持翣。——《周礼·御仆》。注:“棺饰也。”

    衣翣柳之材。——《周礼·缝人》

    设蒌翣。——《礼记·檀弓》。注:“棺之墙饰。”

    饰棺墙,置翣。——《礼记·檀弓上》

    (2) 又如:翣柳(灵柩上的装饰);翣翣(古代棺木的装饰)

    (3) 扇

    大扇谓之翣。——《小雅·广服》

    杖笠翣。——《仪礼·既夕礼·燕器》。注:“扇也。”

    被裘而以翣翼。——《淮南子·说南》。注:“扇也。”

    手无容,不翣也。——《礼记·少仪》

    (4) 特指古代仪仗中用的大掌扇

    有翣羽盖。——《周礼·巾车》。注:“所以御风尘。”

    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于文从羽。——《宋史·仪卫志》

    (5) 古代钟鼓架上的饰物

    殷之崇牙, 周之璧翣。——《礼记·明堂位》

    英文翻译

    feathers used decorate coffin; large wooden f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p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ciap8 [海陆丰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甲入聲開口二等ʃapsrap/sh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