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耜

dài sì [ dai si]
注音 ㄉㄞˋ ㄙˋ

词语释义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词语解释

  1.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晋 潘岳 《藉田赋》:“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辕缀於黛耜。”《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先农歌》:“亲事朱弦,躬持黛耜。”

引证解释

⒈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晋潘岳《藉田赋》:“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辕缀於黛耜。”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先农歌》:“亲事朱弦,躬持黛耜。”

黛耜的网络释义

黛耜

  • 黛耜是汉语词语,拼音为dài sì,意思是青黑色的耒耜
  • 汉字详情

    dài [dai]
    部首: 1202
    笔画: 17
    五笔: WAL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PWGF
    四角: 23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代声。本义: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同本义

    黱,画眉也。从黑,朕声。——《说文》。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

    染青石谓之点黛。——《通俗文》

    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释名》

    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红楼梦》

    (3) 又如:黛岑(青黑如黛的山峰);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

    (4) 女子眉毛的代称 。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5) 美女 。如:黛娥(比喻美女);黛绿年华(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

    形容词

    (1) 青黑色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2)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英文翻译

    blacken eyebrows;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梅县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宝安腔] toi3
    ◎ 潮州话:d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si]
    部首: 601
    笔画: 11
    五笔: DINN
    五行:
    仓颉: QDRLR
    四角: 579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耒,以声。耒( 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

    字亦作耜。

    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六书故》

    斵木为耜。——《易·系辞》

    禹亲自操耜。——《庄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来耜。——《礼记·月令》

    (2) 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国语·周语中》。 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动词

    引申为以耜铲土

    薙氏掌杀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礼·薙氏》

    英文翻译

    spade-shaped tool; plow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5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si5 [客英字典]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里上聲開口三等zsix/sziioz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