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耒
注音
ㄉㄞˋ ㄌㄟˇ
词语释义
即黛耜。
词语解释
即黛耜。
《宋书·符瑞志下》:“黛耒俶载,高廪已积。”参见“ 黛耜 ”。
引证解释
⒈ 即黛耜。参见“黛耜”。
引《宋书·符瑞志下》:“黛耒俶载,高廪已积。”
黛耒的网络释义
黛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代声。本义: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同本义
黱,画眉也。从黑,朕声。——《说文》。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
染青石谓之点黛。——《通俗文》
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释名》
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红楼梦》
(3) 又如:黛岑(青黑如黛的山峰);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
(4) 女子眉毛的代称 。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5) 美女 。如:黛娥(比喻美女);黛绿年华(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
形容词
(1) 青黑色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2)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英文翻译
blacken eyebrows;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梅县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宝安腔] toi3
◎ 潮州话:d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梅县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宝安腔] toi3
◎ 潮州话:d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代 | 徒耐 | 定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ʰɒi | daih/do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后汉书·章帝纪》
身执耒臿。——《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农器。指犁锄)。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英文翻译
handle of plow; plow; rad. 127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6 l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i3 [宝安腔] loi3 [台湾四县腔] loi3 [客英字典] loi3 [梅县腔] loi3 [客语拼音字汇] l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i3 [宝安腔] loi3 [台湾四县腔] loi3 [客英字典] loi3 [梅县腔] loi3 [客语拼音字汇] l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壘 | 力軌 | 來 | 脂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lyix/lvii | l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