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线

má xiàn [ ma xian]
繁体 麻線
注音 ㄇㄚˊ ㄒ一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麻线,麻线儿 máxiàn,máxiànr

(1) 麻制的线

flaxen thread

词语解释

  1. 用麻制成的绳或线。

    唐 李休烈 《毁天枢咏》:“计合一条麻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宋 徐慥 《漫笑录》:“公( 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

  2. 元 代西南少数民族方言。谓官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志苗》:“ 完者 取道自 杭 ……所统 苗獠 、 洞猺 、 答剌罕 等,无尺籍伍符,无统属,相谓曰阿哥,曰麻线,至称主将亦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马判》:“站吏惊曰:‘是何麻线,大胆若是耶?’……麻线,方言曰官人。”

引证解释

⒈ 用麻制成的绳或线。

唐李休烈《毁天枢咏》:“计合一条麻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宋徐慥《漫笑录》:“公( 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

⒉ 元代西南少数民族方言。谓官人。

明陶宗仪《辍耕录·志苗》:“完者取道自杭 ……所统苗獠、洞猺、答剌罕等,无尺籍伍符,无统属,相谓曰阿哥,曰麻线,至称主将亦然。”
明陶宗仪《辍耕录·马判》:“站吏惊曰:‘是何麻线,大胆若是耶?’……麻线,方言曰官人。”

麻线的国语词典

用麻搓成的线。

麻线的网络释义

麻线

  • 麻线,麻线,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má xìan,指得失用麻制成的绳或线。如:宋 徐慥 《漫笑录》:“公(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
  • 麻线造句

    我的任务是捻亚麻绳子,浸上松焦油,往麻线绳上涂蜡,穿上针。
    他用新布按照鞋子尺寸裁剪填底,用上过蜡的苎麻线纳底,再配以缎子或“直贡呢”做鞋帮。
    在我家中,我自照管着他,有甚皂丝麻线?
    这把二胡,老掉牙了。琴把熏得发黑,琴筒开裂,用麻线扎着;那支马尾弓,又细又软,好像一用力就会断掉。拉起来,声音像锯木头一样难听,真如哭伤了的喉咙。
    虽然“十五”期间内昆线得到运行,“十一五”期间水麻线投入运行,使得昭通的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黄麻手工艺品,黄麻布,黄麻编织袋,黄麻线,黄麻绳,打包麻布。
    装订用线有蜡线、丝线、麻线、合成纤维线等。
    房顶破了好几个洞,连绵不绝的雨水如根根麻线密集而又无情地落到屋里,打湿了整间贫寒的小屋,空气里满是寒冷,我的眉毛上几乎都可以结上一层霜。
    用一卷亚麻线和一根钩针,她演示如何钩编织物。
    握把?爱尔兰亚麻线?白色带有黑色斑点。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拴结系物的细麻绳、麻线,普通人家一般自己就可以搓制,较粗的麻绳、绳索就要到山货屋子或绳子铺去购买。
    一根根苎麻线被纺织成经纬分明的夏布,层层叠叠地耷拉在模特的身上呈现出独具匠心的服饰造型,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时尚元素结合在一起。
    麻线在被开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出去汗毛。
    更好的是,可以参观它旁边的博物馆,在礼品店里面买麻线球的入门工具。
    女人们接受了这个长发巫婆的帮助,她们吃惊地看著苧不断地将麻线放入口中,然后拿出来的全都是纺好了的纱。
    要用杂色细麻线织内袍,用细麻布做冠冕,又用绣花的手工做腰带。
    放入盒盖。用大塑料板料盖容器并用一些串或麻线缠绕在容器的中部附近,将容器密封。
    最好有个助手帮你从墙上分开麻线,帮助你保持松紧。
    餐桌上也经常有肉干和舌干,散发出绳子麻线的气味;

    汉字详情

    [ma]
    部首: 1103
    笔画: 11
    五笔: YS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广( yǎn),从林( 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英文翻译

    hemp, jute, flax; ses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2 [客英字典] ma2 [沙头角腔] ma2 [陆丰腔] ma3 [台湾四县腔] ma2 [客语拼音字汇] ma2 [东莞腔] ma2 [梅县腔] ma2 [宝安腔] m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霞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mamra/mea
    xiàn [x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IJ
    四角: 2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戔( 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动词

    通“骟”。阉割 。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量词

    用于抽象事物 。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英文翻译

    line, thread, wire;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