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mài lì zhǒng [ mai li zhong]
繁体 麥粒腫
注音 ㄇㄞˋ ㄌ一ˋ ㄓㄨㄥˇ

词语释义

麦粒肿 màilìzhǒng

(1) 睑腺炎,睑缘皮脂腺的炎性肿胀,俗称针眼

sty;pinprick

词语解释

  1. 眼病。由葡萄球菌侵入眼睑的皮脂腺而引起。症状是眼睑疼痛,眼睑的边缘靠近睫毛处出现粒状的小疙瘩,局部红肿。通称针眼。

引证解释

⒈ 眼病。由葡萄球菌侵入眼睑的皮脂腺而引起。症状是眼睑疼痛,眼睑的边缘靠近睫毛处出现粒状的小疙瘩,局部红肿。通称针眼。

麦粒肿的国语词典

针眼的别名。参见「针眼」条。

麦粒肿的网络释义

麦粒肿 科普中国

  •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 1.外麦粒肿
  •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 2.内麦粒肿
  •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 麦粒肿造句

    眼部麦粒肿护理注意轻症时可热敷促进化脓。
    放血疗法,适用范围还比较广,比如麦粒肿,效果也是不错的。
    前两天,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小刘,不小心患上了麦粒肿,眼睛红肿、触痛,由于工作比较忙,小刘一直没太在意,后来眼睛肿得厉害,不得不去了医院。
    不同于麦粒肿可自行痊愈,霰粒肿的症状只会加重,严重的话肿块会在皮肤面破裂。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睑腺炎即麦粒肿,又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其中外睑腺炎俗称偷针眼,内睑腺炎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做公关工作的许小姐拥有一双旁人羡慕的迷人大眼,却偏偏爱在眼睑上长“针眼”,两个眼睑上的麦粒肿此起彼伏,不仅发痒胀痛,还相当影响美观。
    天气转热,分泌旺盛,用眼霜可能会导致麦粒肿。
    美容永远是女性关心的热点,我也不例外,比如按摩滑肉门保持苗条身材,中冲消除麦粒肿、美目,丝竹空去除鱼尾纹等等。
    急性睑腺炎俗称针眼或麦粒肿,是化脓性细菌侵犯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皮医生说,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它主要是从乱挤麦粒肿、发烧引起的副鼻窦炎等发展而来,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是主要患病群体。
    龙虎网讯“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麦粒肿裂开,脓汁流出到眼睛里。
    最近几天,省中医院眼科呻心每天都收治数十例麦粒肿病人,专家表示,这些都是长假“后遗症”。
    专家提醒过食辛辣火锅易导致眼部麦粒肿。
    眼科通常是解决眼睛的疾病问题,比如红眼病、结膜炎、麦粒肿、以及一些近视并发症等。
    长时间用眼导致他眼睛发炎,双眼患上了“麦粒肿”。
    我还想要治麦粒肿的药。
    眼妆可能是导致眼病的罪魁祸首,麦粒肿(眼病)一般要几个月时间才能痊愈。
    麦粒肿是局部多形核白细胞和坏死组织所形成的脓肿,其症状包括疼痛,局部皮肤发热、肿胀和水肿。

    汉字详情

    mài [mai]
    部首: 709
    笔画: 7
    五笔: G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QME
    四角: 5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 zhí),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2)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麦,芒谷。——《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

    麦田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麦棱头(麦田的田畦);麦人(麦心,麦核。即麦仁);麦天(农历四月前后麦子将熟的天气);麦舟(运麦的船。麦舟之赠,用为助丧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麦序(指农历四月麦子成熟的季节);麦李(麦子成熟时节所出产的李子);麦秀(麦子开花。多用麦秀表怀古情意);麦雨(收麦时节所下的雨);麦花(麦子的花);麦酒(用大麦酿造的酒);麦气(麦成熟时散发出来的香气);麦候(指农历四月麦熟的时节);麦饭豆羹(指农家的粗菜便饭);麦穗两岐(一麦长出双穗。为丰年的征兆)

    (4) 姓

    英文翻译

    wheat, barley, oats;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潮州话:bhêh8

    宋本广韵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UHU

    英文翻译

    grain; small particle
    zhǒng [zhong]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KHH
    五行:
    仓颉: BL
    四角: 75206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 同本义

    肿,痈也。——《说文》

    肉暴长曰肿。——《论衡·状留》

    肿疡。——《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吕氏春秋·尽数》

    疡医掌肿疡。——《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

    动词

    (1) 浮胀;肿胀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水浒传》

    (2) 又如:肿泄(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肿哙(虚肿);肿疡(痈;毒疮);肿病(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

    英文翻译

    swell; swollen; swel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