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

jiù lǐng [ jiu ling]
繁体 鷲嶺
注音 ㄐ一ㄡˋ ㄌ一ㄥˇ

词语释义

鹫山。 借指佛寺。 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故称。

词语解释

  1. 鹫山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雪山 罗汉之论, 鷲岭 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 注:“ 鷲岭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岭 保於 释迦 。” 清 张芳 《黛史》:“ 鷲岭 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 借指佛寺。

    宋 苏轼 《海会殿上梁文》:“庶几 鷲岭 之雄,岂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 鷲岭 岧嶢 谷水 阴, 崑山 迢递快登临。” 清 纳兰性德 《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 鷲岭 香。”

  3. 指 杭州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

    飞来峰 又名 灵鹫 ,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 鷲岭 鬱岧嶢,龙宫隐寂寥。”

引证解释

⒈ 鹫山。

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雪山罗汉之论, 鷲岭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注:“鷲岭在王舍城,梵云耆闍崛山是也。”
唐李邕《<东林寺碑>序》:“尼邱啟於夫子,鷲岭保於释迦。”
清张芳《黛史》:“鷲岭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⒉ 借指佛寺。

宋苏轼《海会殿上梁文》:“庶几鷲岭之雄,岂特鵞湖之冠。”
明夏完淳《题昆山水月殿》诗:“鷲岭岧嶢谷水阴, 崑山迢递快登临。”
清纳兰性德《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鷲岭香。”

⒊ 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故称。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鷲岭鬱岧嶢,龙宫隐寂寥。”

鹫岭的国语词典

灵鹫山的别名。参见「灵鹫山」条。

鹫岭的网络释义

鹫岭

  • jiù lǐngㄐㄧㄨˋ ㄌㄧㄥˇ
  • 鹫岭
  •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514
    笔画: 17
    五笔: YIDG
    五行:
    仓颉: YUPYM
    四角: 03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老雕

    鹫鸟,黑色,多子。师旷曰,南方有鸟,名曰羌鹫,黄头赤目,五色皆备。——《说文》

    鹫,雕也。——《广雅》

    生奇材木箭竿就(鹫)羽。——《汉书·匈奴传》。注:“大雕也。”

    (2) 产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若干种大型猛禽,与鹰类、雕类和隼类都有亲缘关系,但爪较弱,头多秃,主要或全部以腐肉为食,构成鹫科(Aegypiidae)和新域鹫科(Cathartidae),其中包括一些最大的飞禽。如:鹫羽(老雕的羽毛。又叫“鹫翎”)

    (3) 灵鹫山的简称 。亦借指佛地。如:鹫峰(即灵鹫山,在中印度。或称鹫岭、鹫山。为佛说法之地);鹫室(鹫山石室。亦指禅房)

    英文翻译

    condor,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宋本广韵

    lǐng [ling]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WY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OII
    四角: 28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2)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 宋· 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3)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 沈括《溪笔谈》

    (4)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5)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7)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系 。如:秦岭;大兴安岭;葱岭;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8) 五岭的简称 。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为五岭。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如:岭外(岭表,岭南。岭徼。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岭海(指广东和广西。因两广在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

    英文翻译

    mountain ridge, mountain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li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ang1 l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