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鸚猩
注音
一ㄥ ㄒ一ㄥ
词语释义
鹦鹉与猩猩。二者均为善于模仿人言的禽兽,故并称。语本《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词语解释
鹦鹉与猩猩。二者均为善于模仿人言的禽兽,故并称。语本《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礼义别於飞走,言语异於鸚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礼》疾无礼,方之鸚猩。”
引证解释
⒈ 鹦鹉与猩猩。二者均为善于模仿人言的禽兽,故并称。
引语本《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南朝梁武帝《孝思赋》:“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礼义别於飞走,言语异於鸚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礼》疾无礼,方之鸚猩。”
鹦猩的网络释义
鹦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鸟名,鹦鹉。俗称“鹦哥”
雨细花零鹦语切,愁肠千万结。——前蜀· 魏承班《谒金门》
(2) 又如:鹦哥帻(色彩红似鹦哥嘴的头巾);鹦舌(鹦鹉之舌。比喻伶牙利齿)
英文翻译
parro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猩猩的省称
(2) 〈形〉 鲜红色
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来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orangutan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en1 siang1 s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梅县腔] sen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en1 [宝安腔] si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en1 siang1 s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梅县腔] sen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en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生 | 所庚 | 生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ʃɐŋ | srvng/s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