鹎鵊

bēi jiá [ bei jia]
繁体 鵯鵊
注音 ㄅㄟ ㄐ一ㄚˊ

词语释义

鸟名。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农家以为下田之候,俗称催明鸟。

词语解释

  1. 鸟名。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农家以为下田之候,俗称催明鸟。

    唐 韩偓 《春恨》诗:“残梦依依酒力餘,城头鵯鵊伴啼乌。” 宋 欧阳修 《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雨欲成时,听村北村南鵯鵊。”

引证解释

⒈ 鸟名。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农家以为下田之候,俗称催明鸟。

唐韩偓《春恨》诗:“残梦依依酒力餘,城头鵯鵊伴啼乌。”
宋欧阳修《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清陈维崧《满江红·江村夏咏》词:“雨欲成时,听村北村南鵯鵊。”

鹎鵊的网络释义

鹎鵊

  • 鹎鵊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bēi jiá,是指鸟名。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
  • 汉字详情

    bēi [bei]
    部首: 514
    笔画: 13
    五笔: RTFG
    五行:
    仓颉: HJPYM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鹎科(Pycnonotidae)各种鸟的通称 。大多成群活动,叫声明亮动听,以浆果及昆虫为食

    英文翻译

    bird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 潮州话:bi1

    宋本广韵

    jiá [jia]
    部首: 1104
    笔画: 18
    五笔: DWWO
    仓颉: KOHAF
    四角: 478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洽入聲開口二等krep/kaepk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