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鸡和天鹅。语本《庄子·庚桑楚》:“ 越 鸡不能伏鵠卵, 鲁 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有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 宋 苏轼 《留别蹇道士拱辰》诗:“ 庚桑 託鸡鵠,未肯化 南荣 。”因以喻才能大小不同的人。
宋 苏轼 《和陶<读山海经>》之七:“ 蜀 士 李八百 ,穴居 吴 山阴。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其后有 李宽 ,鸡鵠非同音。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引证解释
⒈ 因以喻才能大小不同的人。
引语本《庄子·庚桑楚》:“越鸡不能伏鵠卵, 鲁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有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
宋苏轼《留别蹇道士拱辰》诗:“庚桑託鸡鵠,未肯化南荣。”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七:“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其后有李宽,鸡鵠非同音。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鸡鹄的网络释义
鸡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ǔ
名词
(1) 箭靶的中心 。如:鹄子(箭靶)
(2) 目标,目的
此其鹄惟在于刑,其刑惟在于任威斩断,而五官之大法无与焉。——章炳麟《商鞅》
(3) 另见
hè
名词
(1) 通“鹤”。鸟名。鹤科各种禽类的泛称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越鸡不能伏鹄卵。——《庄子·庚桑楚》
王昭楚妃,千里别鹄。——嵇康《琴赋》
大仪鹄发。——《后汉书·吴良传赞》
(2) 另见
hú
名词
(1) (形声。从鸟,告声。本义:鸟名。指鸿鹄,又名“黄鹄”,俗称天鹅)
(2) 同本义
青雀白鹄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鹄卵(天鹅蛋);鹄韵鹄鹄(天鹅的鸣叫声);鹄子(幼鹄)
(4)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附近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诗·唐风》。毛传:“鹄,曲沃邑也。”
动词
(1) 治理象牙
象谓之鹄。——《尔雅》。郭璞注:“鹄,治朴之名。”
(2) 伫立如鹄,引申为等候,企盼 。如:鹄立(鹄鸟延颈而立。形容伫立盼望);鹄企(延颈企盼);鹄侍(在旁侍立)
形容词
(1) 白色 。如:鹄袍(旧时应试士子所穿的白袍);鹄发(白发);鹄缨(白色的垂带);鹄鬓(白发)
(2) 通“浩”。大
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吕氏春秋·下贤》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