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留

jī quǎn bù liú [ji quan bu liu]
繁体 雞犬不留
注音 ㄐ一 ㄑㄨㄢˇ ㄅㄨˋ ㄌ一ㄡ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鸡犬不留 jīquǎn-bùliú

(1) 军队所过,鸡狗被杀光。喻不留情地残杀,人和牲畜一起杀光

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spared;complete extermination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成语辨析

留;不能写作“流”。

成语用法

鸡犬不留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鷄犬不留”。谓斩尽杀绝。

《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説沿江上下全是元兵, 江阴已经失守, 常州已经被屠, 常州城内鸡犬不留。”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房屋烧尽,鸡犬不留。”
梁斌《播火记》十五:“一天夜晚,他纠合几个亲戚朋友闯进土豪的家里,杀了个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的国语词典

鸡狗都不留活命。比喻残酷的杀戮或抢劫。

鸡犬不留的网络释义

鸡犬不留

  • 鸡犬不留是一个成语,拼音为jī quǎn bù liú,意思是形容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 鸡犬不留的翻译

    日语: 皆殺(みなころ)しにする

    鸡犬不留造句

    日寇进村后,到处烧杀抢掠,鸡犬不留。
    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常常是烧杀抢掠,鸡犬不留。
    敢惹我们,这是找死,杀他个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开城纳降!不然打破城池,鸡犬不留!
    管你如何防备,老子定要柳家鸡犬不留为我死去的兄弟报仇!
    肖副将,发信号调集一个校尉营,给我踏平这里,鸡犬不留!
    凡是惹他们不爽的人或者国家随手覆灭鸡犬不留,因果循环俗话说有压迫就会有反抗。
    裴倾臣的确很想知道这几位的仇人是何方神圣,能把整个游轮闹的鸡犬不留。
    在此之际,朝廷派了大量高手闯入方家大开杀戒,直到方家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法海!你家姑奶奶来也!还不快滚出来迎接你家姑奶奶!再不出来,姑奶奶恼一恼闯进去,将你们杀个鸭鹅不剩,鸡犬不留!连不睁眼儿的小耗子都给你摔死!
    要不然,天魔就没法给师傅报仇,单枪匹马靠着飞升期的修为荡平当初的修真界,把修真者杀的鸡犬不留,九族全灭。
    不过盗亦有道,鸡犬不留是土匪才干的混账事儿,像三郎这样有品的妙贼,向来是偷鸡留狗,或者偷狗留鸡的,从不做绝。
    陈一海总是以各种理由敷衍搪塞于他,十五岁那年,他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消息,他父亲和火族一夜之间惨遭灭门,被仇家杀得个鸡犬不留。
    利用强寇山贼是一时权宜之计,为图今后之高官后爵,须早日除去鸡犬不留孔大杀,以绝后患。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弑天学院,他发誓,一定要将阎氏家族杀得鸡犬不留,并且要将这个不公的“天”。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14
    笔画: 7
    五笔: CQ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PYM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chick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i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quǎn [quan]
    部首: 428
    笔画: 4
    五笔: DGTY
    五行:
    仓颉: IK
    四角: 43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英文翻译

    dog; radical number 94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ken3 [东莞腔] ken3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客英字典] ken3 [沙头角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泫先合上聲合口四等khuenx/queenkʰiwen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