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猫头鹰一类的鸟。旧传为不祥之鸟。
汉 贾谊 《鵩鸟赋》序:“ 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秋鹰迸逐霜鶻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宋 苏轼 《和陶使都经钱溪》:“但恐鵩鸟来,此生还荡析。”
比喻奸佞。
宋 曾肇 《上王荆公墓》诗:“天上龙胡断,人间鵩鸟来。”
《鵩鸟赋》的省称。
《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 晋 梅陶 《鵩鸟赋序》:“余既遭 王敦 之难,遂见忌,録居于 武昌 。其秋有野鸟入室,感 贾谊 《鵩鸟》,依而作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贾谊 《鵩鸟》,致辨於情理。” 宋 惠洪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之三:“凭栏试诵《鵩鸟》文, 洛阳 少年亦翘楚。”
引证解释
⒈ 猫头鹰一类的鸟。旧传为不祥之鸟。
引汉贾谊《鵩鸟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
唐元稹《有鸟》诗之五:“秋鹰迸逐霜鶻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宋苏轼《和陶使都经钱溪》:“但恐鵩鸟来,此生还荡析。”
⒉ 比喻奸佞。
引宋曾肇《上王荆公墓》诗:“天上龙胡断,人间鵩鸟来。”
⒊ 《鵩鸟赋》的省称。
引《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晋梅陶《鵩鸟赋序》:“余既遭王敦之难,遂见忌,録居于武昌。其秋有野鸟入室,感贾谊《鵩鸟》,依而作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 贾谊《鵩鸟》,致辨於情理。”
宋惠洪《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之三:“凭栏试诵《鵩鸟》文, 洛阳少年亦翘楚。”
鵩鸟的网络释义
鵩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猛禽。一种像猫头鹰一样的鸟 。如: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鵩入(鵩鸟入舍。不祥之兆);鵩忏(不祥之兆);鵩吊(鵩鸟飞至。凶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伏 | 房六 | 並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bʰĭuk | bi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