鴐鹅

jiā é [jia e]
繁体 鴐鵝
注音 ㄐ一ㄚ ㄜˊ

词语释义

1.亦作"鴐鹅"。 2.野鹅。

词语解释

  1. 亦作“ 鴐鵞 ”。野鹅。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弋白鵠,连鴐鵞,双鶬下,玄鹤加。” 颜师古 注:“鴐鵞,野鵞也。”《宋史·五行志二下》:“ 政和 后,禁苑多为村居野店,又聚珍禽、野兽、麀鹿、鴐鹅、禽鸟数百实其中。”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鴐鵞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鴐鵞”。野鹅。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弋白鵠,连鴐鵞,双鶬下,玄鹤加。”
颜师古注:“鴐鵞,野鵞也。”
《宋史·五行志二下》:“政和后,禁苑多为村居野店,又聚珍禽、野兽、麀鹿、鴐鹅、禽鸟数百实其中。”
清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鴐鵞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鴐鹅的网络释义

鴐鹅

  • 亦作“ 鴐鵞 ”。野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弋白鹄,连鴐鵞,双鶬下,玄鹤加。” 颜师古 注:“鴐鵞,野鵞也。”《宋史·五行志二下》:“ 政和 后,禁苑多为村居野店,又聚珍禽、野兽、麀鹿、鴐鹅、禽鸟数百实其中。”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鴐鵞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 汉字详情

    jiā [jia]
    部首: 1104
    笔画: 16
    五笔: LKWO
    仓颉: KRHAF
    四角: 463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
    é [e]
    部首: 514
    笔画: 12
    五笔: TRN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IPYM
    四角: 27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英文翻译

    goo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潮州话:gho5

    宋本广韵

    鴐鹅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