髴髴
注音
ㄈㄨˊ ㄈㄨˊ
词语释义
即狒狒。
词语解释
即狒狒。
《尚书大传》卷五:“髴髴, 周成王 时 州靡国 献之。”《山海经·海内南经》“ 梟阳国 在 北胊 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晋 郭璞 注:“《周书》曰:‘ 州靡 髴髴者,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掩其面。’《尔雅》云:‘髴髴。’”参见“ 狒狒 ”。
引证解释
⒈ 即狒狒。参见“狒狒”。
引《尚书大传》卷五:“髴髴, 周成王时州靡国献之。”
《山海经·海内南经》“梟阳国在北胊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晋郭璞注:“《周书》曰:‘ 州靡髴髴者,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掩其面。’《尔雅》云:‘髴髴。’”
髴髴的网络释义
髴髴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disheveled hair; similar to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梅县腔] fut7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梅县腔] f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費 | 芳未 | 滂 | 微合 | 去聲 | 未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phyoih/phvoy | pʰ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