髦硕

máo shuò [ mao shuo]
繁体 髦碩
注音 ㄇㄠˊ ㄕㄨㄛˋ

词语释义

才俊贤能之士。

词语解释

  1. 才俊贤能之士。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之二:“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唐 杨炎 《安州刺史杜鹏举碑》:“黄门侍郎 张廷珪 ,国之髦硕。”

引证解释

⒈ 才俊贤能之士。

唐李商隐《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之二:“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唐杨炎《安州刺史杜鹏举碑》:“黄门侍郎张廷珪,国之髦硕。”

髦硕的网络释义

髦硕

  • 髦硕(máo shuò)
  • 才俊贤能之士。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之二:“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唐 杨炎 《安州刺史杜鹏举碑》:“黄门侍郎 张廷珪 ,国之髦硕。”
  •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1001
    笔画: 14
    五笔: DET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HHQU
    四角: 72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髟( biāo),从毛。髟,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毛发中的长毫)

    (2) 同本义

    髦,发中毫者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髦,发也。——《说文》。按,汉书所谓壮发。

    如狸而有髦。——《山海经·南山经》

    (3) 某些哺乳动物颈部周围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乘髦马。——《礼记·曲礼》

    (4) 刘海

    髧彼两髦。——《诗·鄘风·柏舟》。注:“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

    (5) 通“牦”。

    取其…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史记·西南夷列传》

    (6) 通“旄”。

    建云髦启雄芒。——张协《七命》

    形容词

    (1) 英俊

    髦,俊也。——《尔雅》

    誉髦斯士。——《诗·大雅·思齐》

    烝我髦士。——《诗·小雅·甫田》

    髦士攸宜。——《仪礼·士冠礼》

    (2) 符合习惯、风尚或流行的方式的,尤指衣服或举止 。如:髦弁(装束打扮);时髦

    英文翻译

    flowing hair of young chil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1 mau2 mo2 [梅县腔] mau2 [客英字典] mau2 [台湾四县腔] mau1 mau2 mo2 [宝安腔]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mo2
    ◎ 潮州话: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aumɑu
    shuò [shuo]
    部首: 517
    笔画: 11
    五笔: DDMY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RMBO
    四角: 116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 xié),石声。页,头。本义:头大)

    (2) 同本义

    硕,头大也。——《说文》

    (3) 引申为大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硕果不食。——《易·剥》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诗·唐风·椒聊》

    (4) 又如:壮硕;肥硕;硕德(大德);硕见(高见);硕大;硕画;硕望;硕量;硕谋(远大的谋略);硕虑(深远的思虑)

    (5) 通“石”。比喻坚固

    孤与将军,恩如骨肉…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6) 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南史·顾越传》

    (7) 又如:硕老(年高望重的博学之士);硕彦(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名流);硕隽(学识渊博、俊拔出众的人才)

    英文翻译

    great, eminent; large, big

    方言集汇

    ◎ 粤语:se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