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秃头囚徒。对僧人的蔑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打脊的髡囚,怎敢把爷违抝。”《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案款已成,招状了遭刑,棒杀髡囚示万民。”
引证解释
⒈ 秃头囚徒。对僧人的蔑称。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打脊的髡囚,怎敢把爷违抝。”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案款已成,招状了遭刑,棒杀髡囚示万民。”
髡囚的网络释义
髡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 。(
)从髟( ),与毛发有关,兀( )声。本义: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2) 同本义
髡,剃发也。——《说文》
髡者,使守积。——《周礼·掌戮》
辩通凿颠者髡。——刘向《列女传》
接舆髡兮。——《楚辞·屈原·涉江》
乃髡钳季布。——《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 又如:髡刖(古代刑罚,去发称髡,断足称刖);髡钳(古代刑罚,去发为髡,用铁束颈为钳);髡发(剃去头发);髡首(剃光头发,光头);髡人(被剃去头发的罪人);髡头(光头。同髡首)
(4) 剪去树枝
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齐民要术》
名词
僧尼 。如:髡缁(道士,代指道教);髡人(僧侣,僧人);髡首(指僧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梅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坤 | 苦昆 | 溪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kʰuən | khuon/qu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2) 同本义
囚,系也。——《说文》
囚,拘也。——《尔雅》
在泮献囚。——《诗·鲁颂·泮水》
斯率囚。——《史记·始皇纪》
韩非囚 秦。—— 司马迁《报任安书》
景公乃囚 阳虎。——《韩非子·难四》
泾水之囚之至矣。—— 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囚阱(押进地牢);囚解(拘禁押送);被囚;囚奴(囚禁奴役);囚拘(囚禁);囚桎(囚禁)
(4) 俘获,在战争中抓获 。如:囚俘(捕获俘虏);囚执(俘获;擒获)
(5) 限制,围困
眼光囚在一国里,听谈彼得和 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
名词
(1) 犯人,被逮捕或被捕入狱的人
问秦囚。——《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系囚常二百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刑部系囚。
杀人重囚。
(2) 又如:囚伍(罪犯);囚囊(囚根子,囚攮。囚犯。骂人话);死囚(已被判处死刑而尚未处决的囚犯);阶下囚
(3) 被俘获的敌人
明日复战,乃逸楚囚。——《左传》
(4) 又如:囚虏(俘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u2 [梅县腔] siu2 [台湾四县腔] siu2 [客英字典] siu2 [宝安腔] siu2 | ciu2 [海陆丰腔] siu2 [东莞腔] siu2 [陆丰腔] si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囚 | 似尤 | 邪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zsiu/sziou | z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