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髋骨
(1) 在哺乳动物中,构成骨盆外侧半的向上扩展的大骨,骨盆是由髋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在成体这三块骨融合成一块骨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kuāngǔ)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一些常见病,例如神经系统疾病,眼病,髋骨发育不良,血液病,犬细小病毒。
2、髋骨或脊柱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预防它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终止骨质疏松——这种难以避免的骨质逐渐流失的现象。
3、临街还有另一位受害者的废墟,他被烧死在床上,尸体剩下的东西不多,只有拼图样的脊椎和髋骨。
4、他们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他们的少年时期,这种长脖子的草食动物已经有一块巨大的、晚餐大平盘大小的髋骨(详见下图)。
5、利用布卷尺测量你髋骨以上的腰围,以英尺或厘米为单位记录到笔记本或日记中。
6、她做过两次髋骨手术,患有脑瘤、肺炎、心脏病和脊柱侧凸等疾病。
7、一直以来,人类学广泛探索了女性髋骨的进化。髋骨随时间其空间不断扩大,以适应婴儿头部的进化发育。
8、用卷尺围住腰部,然后向下移动,直到卷尺底部停在髋骨上。
9、大约三年前髋骨骨折后她就搬进了养老院。
10、这些包括在髋骨顶部的宽骨片结构,允许更多的肌肉附着于其上,帮助平衡。
11、髋骨不行了可以更换,临床的忧郁症可以得到控制,白内障仅用30分钟手术便可以切除。
12、我们需要说明动物实验与祖母的髋骨更换手术、父亲的心脏搭桥手术、婴儿的免疫接种、甚至宠物的防疫注射针之间都密切相关。
13、经过两年关于绝经妇女的调查,调查者发现一个妇女摄入的钠越高,就会越多地丢失髋骨的骨质。
14、获取的部位通常是病人的髋骨。
15、那块髋骨将会用来固定巨大的大腿肌肉,这块肌肉用来给予猛禽和其它敌人有力的一踢。
16、病人所不知道的是超过50岁的病人延长使用抗酸药物能增加髋骨骨折的风险,这一点似乎医生也不知道。
17、结论——心衰与随后骨科骨折风险的增加有关,尤其是髋骨骨折。
18、然而,最近的多项研究发现,矮得太快太多可能标志着发生髋骨骨折、脊柱骨折甚至是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对男性而言。
19、一些髋骨骨折的患者只能无奈的坐在轮椅上渡过余生,与此同时每年还有10-20%的相同患者因此丧命。
20、一匹脱缰的马从他身上踏过,踩断了他的髋骨。
21、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补充剂使非椎骨骨折的风险降低14%,使髋骨骨折的风险降低9%。
22、骨盆被认为是包含三块骨的环形结构,一块骶骨和两块髋骨。
23、最终,他们得出结论,髋骨关节炎与膝骨关节炎相比在更多的情况下适合关节置换。
24、她摔倒时折断了髋骨。
25、腹部,胸部和髋骨之间的区域。
26、与服用氯化钾的女性相比,服用枸橼酸钾的女性的脊骨及髋骨表现骨矿物质密度明显升高。
27、手术时机对髋骨脆性骨折有影响吗?
28、它的髋骨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
29、在这个体式上进一步的挑战自己,吸气,抬右腿与上身成一条线,保持30秒。保持髋骨水平和脚跟的压力感。
髋骨的国语词典
骨盆的大骨。在躯干下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所组成。
髋骨的网络释义
髋骨 (骨骼)
髋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臀部
髋,髀上也。从骨,宽声。字亦作髖。——《说文》
髋,尻也。——《广雅》
至于髋髀之所。——《汉书·贾谊传》
(相马之法)浅髋薄髀,五驽。——《齐民要术》
(2) 髋骨,通称胯骨 。如:髋髀(胯骨与股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ū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gǔ
名词
(1) (会意。从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骨 | 古忽 | 見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t | ku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