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
注音
ㄍㄨˇ ㄏㄡˊ
词语释义
骺。
词语解释
长骨两端的部分。
引证解释
⒈ 长骨两端的部分。
骨骺的网络释义
骨骺
骨骺造句
谁能帮我看一下我的骨骺线闭和了没有!
目的:研究骨骺软骨管的形态结构。
性早熟的儿童体内大量的性激素促进了骨骺过早地融合,停止生长。
如果患有内分泌病症或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儿科患者会更频繁地出现大股骨骺滑动。
同时对小儿未成熟的骨干、骨骺之损害减低至最小限度。
结论:胎儿胫骨近端骨骺软骨中存在淋巴管,淋巴管是软骨管的重要组成成分。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骨折的认识,减少误诊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少年舞蹈体操学员髋关节与骶髂关节及坐骨结节骨骺损伤情况。
病猪肋骨骨骺处出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
实践证明,骨骺刺激术是治疗小儿麻痹性膝反屈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方法:胫骨远端骨骺牵伸延长术、胫骨下端截骨延长术。
骺或软骨骺、滑膜皱襞和脂肪垫的静脉汇入关节血管环内静脉丛。
以膝下外动脉为蒂的腓骨头骨骺移植,血供丰富。
在骺软骨骨化过程中,骺动脉与内侧颈升动脉在骨骺中建立一定的吻合弓。
最终,当性激素类固醇荷尔蒙水平停止增加,骨骺板失活。
骺板(又称生长板)是位于长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具有纵向生长能力的透明软骨。
目的比较左右侧骨骺愈合差异对推断年龄的影响。
可能不是真的肿块,而从长骨骺端向外突出的病损。
为观察软骨骺内次级骨化中心与软骨管的关系,及次级骨化中心初始形态结构。
目的:寻找胫骨结节骨骺炎理想的治疗方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ū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gǔ
名词
(1) (会意。从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骨 | 古忽 | 見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t | ku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