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董箱

gǔ dǒng xiāng [ gu dong xiang]
注音 ㄍㄨˇ ㄉㄨㄥˇ ㄒ一ㄤ

词语释义

收藏古玩或其他琐杂之物的箱子。

词语解释

  1. 收藏古玩或其他琐杂之物的箱子。

    《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尝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

引证解释

⒈ 收藏古玩或其他琐杂之物的箱子。

《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尝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

骨董箱的网络释义

骨董箱

  • 骨董箱是汉语词汇,拼音为解释为gǔ dǒng xiāng,收藏古玩或其他琐杂之物的箱子。
  • 汉字详情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
    dǒng [do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HJG
    四角: 441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 统率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 主持;主管 。如:董成(主持和谈)

    (6)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词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英文翻译

    direct, supervi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3 [客英字典] dung3 [台湾四县腔] dung3 [陆丰腔] dung3 [东莞腔] dung3 [梅县腔] dung3 [宝安腔] dung3 [客语拼音字汇] dung3
    ◎ 潮州话:多安2 多翁2 ,dang2(táng) dong2(tóng) <姓>dang2(t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動東一上聲開口一等tuŋtungx/tunk
    xiāng [xiang]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SHF
    五行:
    仓颉: HDBU
    四角: 889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

    箱,大车牝服也。——《说文》

    不以服箱。——《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

    乃求万斯箱。——《诗·小雅·甫田》

    絷騕裹以服箱。——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

    尔乃乘露箱,御良马。——晋· 夏侯湛《猎兔赋》

    (3) 厢房,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厢”

    篬,序也。——《埤苍》

    公揖,退于箱。——《仪礼·公食礼》。注:“东夹之前俟事之处。”

    俟几俟于东箱。——《仪礼·觐礼》。注:“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西箱踟蹰。——王逸《鲁灵光殿赋》。注:“西序也。”

    (4) 旁。后作“厢”

    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水经注》

    (5) 靠近城的地区。后作“厢”

    而城箱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清· 魏源《圣武记》

    (6) 箱”字 汉以前无箧笥之称。盛物的箱笼,有盖有底的方形盛物器

    箱帘六七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箱睹黑裘。——杜甫《村雨》

    十指不动衣盈箱。——王建《当窗织》

    (7) 又如:箱钱(嫖妓的花费);箱匣(盛物的器具);箱箧(方形与矩形的盛物竹器)

    量词

    一个箱所装的量 。如:一箱宝石;一箱珠宝

    英文翻译

    case, box, chest, trunk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陆丰腔] siong1 [梅县腔] siong1 siong3 [沙头角腔] siong1 [宝安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客英字典] siong1 [东莞腔] s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