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怠

jiāo dài [ jiao dai]
繁体 驕怠
注音 ㄐ一ㄠ ㄉㄞˋ

词语释义

1.傲慢懈怠。

词语解释

  1. 傲慢懈怠。

    《战国策·秦策三》:“多功而不矜,富贵不骄怠。”《隋书·炀帝纪下》:“於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僕闻此人,老将知兵,第数年以来,志颇骄怠,意其功名已极,亦欲善刀而藏之。”

引证解释

⒈ 傲慢懈怠。

《战国策·秦策三》:“多功而不矜,富贵不骄怠。”
《隋书·炀帝纪下》:“於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
明张居正《答两广督抚》:“僕闻此人,老将知兵,第数年以来,志颇骄怠,意其功名已极,亦欲善刀而藏之。”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TDJ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MHKL
四角: 72128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马,乔声。本义:六尺高的马) 同本义

骄,马高六尺为骄。《诗》曰:“我马唯骄。”——《说文》

四牡有骄。——《诗·卫风·硕人》

形容词

(1) 马雄壮,泛指高大雄壮 。如:骄肥(雄健肥壮);骄马(壮健的马);骄骢(壮健的骢马)

(2) 傲慢;骄矜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谏而无骄。——《礼记·少仪》。注:“谓言行谋从恃知而慢也。”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注:“谓恃己凌物。”

在上不骄。——《孝经》。注:“无礼为骄。”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单于益骄。——《汉书·李广苏建传》

国王骄奢。——《后汉书·张衡传》

偃蹇而骄。——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骄横;骄蹇;骄佚(骄纵逸乐);骄悍(骄纵勇悍);骄肆(骄恣放纵);骄狎(放纵玩乐);骄色(骄矜的神情);骄骜(骄傲);骄侈(傲慢奢侈);骄民(京城的居民)

(4) 通“娇”。宠爱;爱怜

娇儿不离膝。——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骄儿(受宠爱的孩子);骄弱(骄惯而软弱);骄爱(骄美可爱);骄肠(娇媚柔肠);骄顽(幼稚可爱的顽童)

(6) 强烈 。如:骄景(骄阳)

(7) 茂盛 。如:骄骄(草木茂盛的样子)

动词

(1) 轻视

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

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韩非子·说林上》

(2) 又如:骄敌;骄易(轻慢)

英文翻译

spirited horse; haughty

方言集汇

◎ 粤语:giu1

宋本广韵

dài [d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CKNU
五行:
仓颉: XIRP
四角: 23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idle, remiss, negligent;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to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aix/dojdʰ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