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

yì guǎn [ yi guan]
繁体 驛館
注音 一ˋ ㄍㄨ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亦作“驛舘”。驿站的客舍。

词语解释

  1. 亦作“ 驛舘 ”。驿站的客舍。

    元 王恽 《仪封道中》诗:“驛馆残釭曙色分,马驮残梦走踆踆。”《水浒传》第一回:“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驛馆。”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上巳后一日途次洧川》词:“三春去半,半付邮亭和驛舘。 秦 洧 潺湲,上巳无人出采兰。”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 曲周侯 ,请进驿馆休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驛舘”。驿站的客舍。

元王恽《仪封道中》诗:“驛馆残釭曙色分,马驮残梦走踆踆。”
《水浒传》第一回:“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驛馆。”
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上巳后一日途次洧川》词:“三春去半,半付邮亭和驛舘。 秦洧潺湲,上巳无人出采兰。”
陈白尘《大风歌》第三幕:“曲周侯,请进驿馆休息!”

驿馆的国语词典

驿站供人休息住宿的馆舍。

驿馆的网络释义

驿馆

  • yì guǎnㄧˋ ㄍㄨㄢˇ驿站的客舍。 驿 yì (1)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驿馆亦作“ 驿舘”。驿站的客舍
  • 驿馆造句

    因此我联想到这一系列的事,知道这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便配合着他在这驿馆中东找找西看看,顺便拿了许多能够当暗器的银针。
    躺在驿馆的干净床上,李风始终无法入眠,白天老百姓眼中的那些眼神还荦荦不断的出现在了李风的脑海中。
    为了培养共产精神,蔡去年建立了一个”快乐驿馆“计划用各种活动,例如唱歌去团结居民。
    柴华回到驿馆,只觉得天昏地略,五内如焚。
    巫梦寒暗中盘算,表面却不迟疑,招呼李炎等人入驿馆歇息,然后自带着金师言离开了。
    遂带人前往驿馆,停了马,一个神清骨秀的青年迎了出来,正是梁王府典签杨凝式。
    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
    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免不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一日来到契丹首府松漠州,在驿馆里住了一夜。
    到了交址,驿馆里面的人也经常说到这句话。
    而有的花徙植津亭驿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于马足车轮。
    “阿普驿馆”起名于此,其理念是:一个除了洁净舒适以外,还是了解民族文化、信息交流的驴群驻足点。
    热闹充实的时间最易流逝,到了十一月十三这天午后,两批人在尧山县驿馆前告别,陈抟自与弟子驱车往尧山访胜,而郭炜一行交卸了驿券,另行雇车前往柴家庄。
    两人是在这驿馆中认识的,杨林虽被仁公主封了郎官,但官卑职小,这柴桑城中官比他大的人多了去了,因此驿馆的接待并不待见他。
    我在这颖州只怕要待一段时日,只要稍有可能,必定会到驿馆拜会大人,坐而论道,谈古说今,亦是人生乐事。
    因其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驿馆于其侧,故名馆陶。
    萧雨涵和展昭离开盼归谷后,一刻也不敢耽误,彻夜赶回了陈家屯驿馆,远远的,就看见开封府一干人等站在门口,等待着他们。
    不辞辛劳的小和尚从关帝庙大摇大摆的回了驿馆之后,紧接着就是一番乔装改扮跳了窗户鬼鬼祟祟的赶到了这里。
    岳东在驿馆里等得毛焦火辣,一顿午饭也吃得没什么滋味。
    后苏福在归途中病逝于浙江濮州驿馆,令人为之挽惜,明太祖洪武帝追谥“文昭”,颁旨赐葬。
    当你来到清纯、宁静、亮丽的泸沽湖,希望走进“阿普驿馆”,发现精彩的同时,分享你的快乐。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C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MEQ
    四角: 7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睪( )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

    (2) 同本义

    驿,置骑也。——《说文》

    即孟子置郵,所谓遽也。

    馹为传车,驿为马骑。

    楚子乘驿。——《左传·文公十六年》

    使驿谒诸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3) 驿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4) 又如:驿递夫马(驿马);驿马星(星相家的迷信说法,若占卜得驿马星,表示将远行、赴任、移居);驿吏(管理驿站的官吏);驿亭(古代作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处所);驿书(以驿马传送的文书);驿馆(旅馆,驿舍);驿骑(乘驿马传递文书的使者)

    英文翻译

    relay s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ik6
    ◎ 潮州话:iah8

    宋本广韵

    guǎn [guan]
    部首: 328
    笔画: 11
    五笔: QNP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VJRR
    四角: 23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2) 同本义

    馆,客舍也。——《说文》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遗人》

    适子之馆兮。——《诗·郑风·缁衣》

    于豳斯馆。——《诗·大雅·公刘》

    晋师三日馆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公子围聘于 郑,…将入馆。——《左传·昭公元年》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馆人(负责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馆客(接待宾客,安置于馆舍);馆驿(馆舍驿站)

    (4) 房舍华丽的。官署、学塾、书房、商坊、展览处所等都可命名为馆

    公馆复。——《礼记·曾子问》。注:“若今县官舍也。”

    及蒩馆。——《周礼·司巫》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梁启超《谭嗣同传》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此指塾师教书之处)。——《儒林外史》

    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馆地(学馆;教书工作);建馆;馆伴(在使馆里接待陪伴外国使节,亦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馆伴使(亦称“伴使”。接待陪同外国使节的官员);茶馆;饭馆;酒馆;咖啡馆;理发馆;照相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

    动词

    住,住宿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元年》

    英文翻译

    public buil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