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伍
词语释义
指马步差役。
词语解释
指马步差役。
《新唐书·杨虞卿传》:“ 大和 九年,京师讹言 郑注 为帝治丹,剔小儿肝心用之。民相惊,扃护儿曹。帝不悦, 注 亦内不安,而雅与 虞卿 有怨,即约 李训 奏言:‘语出 虞卿 家,因 京兆 騶伍布都下。’” 清 徐兰 《归花城杂咏》:“騶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凋弓。”
引证解释
⒈ 指马步差役。
引《新唐书·杨虞卿传》:“大和九年,京师讹言郑注为帝治丹,剔小儿肝心用之。民相惊,扃护儿曹。帝不悦, 注亦内不安,而雅与虞卿有怨,即约李训奏言:‘语出虞卿家,因京兆騶伍布都下。’”
清徐兰《归花城杂咏》:“騶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凋弓。”
驺伍的网络释义
驺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刍(
)声。本义:主驾车马的小吏)(2) 同本义
驺,厩御也。——《说文》
命仆及七驺咸驾。——《礼记·月令》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驺虞》
孟氏之御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疏:“掌马之官,兼掌御事,谓之御驺。”
武士驺比外郎。——《汉书·惠帝纪》
使训群驺知礼。——《左传》
(3) 又如:驺卒(掌管车马的奴仆);驺御(驾驭车马的人);驺皂(养马驾车的差役)
(4) 骑士,侍从
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寺我曹禀假不?——《后汉书》
(5) 又如:驺骑(帝王的骑从);驺哄(古时官吏出行时,引马喝道的前导);驺唱(驺人引马开道的传呼);驺从(高官显贵出行时,前导和后从的行从);驺吏(骑马的侍从);驺驭(驾驭车马的侍从);驺殿(随从)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2) 同本义
伍,行伍。——《广韵》
五人为伍。——《管子·小筐》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周礼·天官·宫正》
先偏后伍。——《左传·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全伍为上。——《墨子·公输》
破伍次之。
(4) 又如: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伍什(指部队);伍老(伍长);伍壮(指乡武装丁壮);伍部(伍长);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5)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如:伍籍(平民的户籍);伍侯(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6) ∶比四大一的数,五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参伍以变。——《易·系辞上》
(7) 军队。由为战争而武装和训练起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大团体,主要指陆军。如:入伍
(8) 同伴 。如:羞与为伍
(9) 成对的组合
八八为伍。——《汉书》
(10) 姓。如:伍相(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伍相国市上复吹箫(比喻英雄落魄,乞食街头)
动词
交互错杂 。如:伍参(交错参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东莞腔] ng3 [宝安腔]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 潮州话:ngou2 (ngóu) ngou6(ngǒ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五 | 疑古 | 疑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ŋu | ngox/ng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