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马驹
(1) 马的幼畜,尤指一岁以下的小马
词语解释
幼小的马;少壮的马。
宋 苏轼 《尘外亭》诗:“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攻稻》:“牛犊马驹,惟人所使。”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两匹小马驹在阳光下的山坡上互相追逐,撒欢打滚。” 赵燕翼 《驯马坡》:“一对牙的马驹子不合套,更应当抓紧调教。”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二章:“我放牧的马群,都是刚从别的马群里挑出来的马驹子,没来得及打火印。”
大蚁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蚁》:“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
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菥蓂》:“大薺、大蕺、马辛。诸名不可解, 吴普 《本草》又云,一名析目,一名荣目,一名马驹。”
引证解释
⒈ 幼小的马;少壮的马。
引宋苏轼《尘外亭》诗:“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牛犊马驹,惟人所使。”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两匹小马驹在阳光下的山坡上互相追逐,撒欢打滚。”
赵燕翼《驯马坡》:“一对牙的马驹子不合套,更应当抓紧调教。”
沉凯《古玛河春晓》第二章:“我放牧的马群,都是刚从别的马群里挑出来的马驹子,没来得及打火印。”
⒉ 大蚁的别名。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
⒊ 草名。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菥蓂》:“大薺、大蕺、马辛。诸名不可解, 吴普《本草》又云,一名析目,一名荣目,一名马驹。”
马驹的国语词典
正当盛年且雄壮的马。
马驹的网络释义
马驹
马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
(2) 同本义
驹,马二岁曰驹。——《说文》
老马反为驹。——《诗·角弓》
执驹。——《周礼·校人》
武帝谓之千里驹。——《汉书·刘德传》。注:“年齿幼少,故谓之驹。”
夫马之为草驹之时。——《淮南子·脩务》
(3) 又如:驹儿隙(白驹过隙。比喻人生的短促);驹阴(比喻易逝的光阴);驹隙(比喻光阴容易消逝)
(4) 泛指少壮的马
言秣其驹。——《诗·汉广》。传:“五尺以上曰驹。”
乘我乘驹。——《诗·株林》。笺:“六尺以下曰驹。”
执腾驹。——《淮南子·时则》。注:“八尺以下曰驹。”
我马维驹。——《诗·皇皇者华》
(5) 又如:驹龙(俊马);驹騋(少壮、高大的马);驹谷(散放在山谷中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