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

mǎ biān [ ma bian]
繁体 馬鞭
注音 ㄇㄚˇ ㄅ一ㄢ

词语释义

马鞭 mǎbiān

(1) 赶马用的鞭子,多用皮条编成

horsewhip

词语解释

  1. 策马的鞭子。泛指赶牲口的鞭子。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配 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是日生缚 配 ,将诣帐下, 辛毗 等逆以马鞭击其头。”《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从驾还在途中, 高祖 以马鞭南指。”《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左手拿着马鞭子,右手捻着鬚子。” 杨大群 《关东传奇》第二十章:“这女人又伸出马鞭挡住,看样子要用鞭子抽人。”

  2. 指竹鞭。竹的根状茎。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约束 蜀 儿採马鞭, 蜀 儿採鞭不敢眠。”

引证解释

⒈ 策马的鞭子。泛指赶牲口的鞭子。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是日生缚配,将诣帐下, 辛毗等逆以马鞭击其头。”
《隋书·李德林传》:“德林从驾还在途中, 高祖以马鞭南指。”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左手拿着马鞭子,右手捻着鬚子。”
杨大群《关东传奇》第二十章:“这女人又伸出马鞭挡住,看样子要用鞭子抽人。”

⒉ 指竹鞭。竹的根状茎。

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约束蜀儿採马鞭, 蜀儿採鞭不敢眠。”

马鞭的国语词典

策马的鞭子。

马鞭的网络释义

马鞭

  • 骑马的辅助用具,用于驱使马匹按照人类的意愿完成各种动作。根据不同的马术项目,分为赛鞭、障碍鞭 和盛装舞步鞭等。赛鞭的长度大约为60到75厘米,鞭杆较粗,手柄比较长,障碍鞭长度和赛鞭相仿,但鞭杆比较细,手柄较短。
  • 马鞭造句

    村中亲朋上县告李征,没告倒李征,五六个亲朋还被郭坚的马弁用马鞭抽得头破血流。
    你不但可以欣赏到美人蕉、蛇目菊、马鞭草等色彩斑斓的花海,还有别具景致的桂花树大道以及人工饲养的各类鱼草。
    因此,我非常善于用缰绳,马衔,马鞭或马刺驯服它们,让它们按照我要求的做。
    便在这时,蹄声骤起,伴随着清脆的静街马鞭声,一小队盔甲鲜亮的骑兵沿江南大道快速驰来。
    郑大龙气得扔掉马鞭子,拔出手枪,冲着严冬山的脑袋就举过去,所有人都吓坏了,“哇”的一声四下跑开。
    穆清乐从马上下来将马鞭丢给身前迎上来的仆从。
    姜块,马鞭草,西洋参,黑胡椒。
    主要成份马鞭草、甜杏萃取液、芦荟精华、海藻精华。
    街车沿着爱丽舍广场的树木滚动着,人们可以在护墙上看见车夫的上半身过去了,他手里拿着马鞭。
    任若惜气极,手中马鞭一甩,刷地一下抽落一地榆钱,看得任冰月缩了缩脖子,好象那一鞭就抽在她的颈上。
    执鞭随蹬的字面意思是,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同时,公园还将展出四季海棠、比格海棠、马鞭草、烟草花、一品红、一品黄等各色花卉两万余盆。
    它的瓶子上非常优雅地雕刻了一片马鞭草叶。
    近读一篇文章,谈及唐代宰相陆贽,说他“诸道馈遗,一皆拒绝”,就连当时的德宗皇帝也开导他下属送点马鞭、靴鞋之类的小礼,但受无妨。
    巴尔特拉潇洒的一个翻身跃上赤电,却抽出马鞭轻抽印拉什,笑道“印拉什,你这个懒惰的兔子,还在等什么,召唤起我们的勇士吧!”。
    刘一舟手中马鞭挥出,向大车前的骡子头上用力抽去。
    但瞿霞尝过有钱的好后,像被马鞭操过后上了瘾,对太监那么短的工具再提不起兴趣,便不想和刘波过了,常出逆耳忠言,张口闭口说“我养活你容易吗?”。
    一军左路红色大旗向左飞舞,骑军阵前双鼓齐响,马号长鸣,左路轻骑兵校尉马鞭一挥,便已当先夹马冲出。
    岁月为百代之过客,逝去之年亦为旅人也。于舟楫上过生涯,或执马鞭而终其一生之人,日日生活皆为旅行。松尾芭蕉 
    兴头来时,就拎起鸡毛掸子当马鞭,在地中间跑圆场,逗得小外孙也在他屁股后边转。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biān [bian]
    部首: 901
    笔画: 18
    五笔: AFWQ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TJOMK
    四角: 415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 同本义 泛指鞭子

    鞭,驱也。——《说文》

    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骏马不劳鞭。——唐· 李白《赠友人》

    (3)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4) 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5)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

    (6)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如:教鞭

    (7) 古代一种兵器 。如:三棱鞭;钢鞭;九节鞭

    动词

    (1) 打马。泛指鞭打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

    (3) 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史记·伍子胥列传》

    (4) 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英文翻译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en1 bin1 [梅县腔] bien1 bin1 [东莞腔] ben1 [陆丰腔] pian1 [客英字典] bien1 bin1 [台湾四县腔] bie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an1 [宝安腔] ben1 b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卑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pĭɛnpjen/pien

    马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