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 马士英 和 阮大鋮 二人。于 明 亡后,拥立 福王 ,共领朝政,相互勾结,专权误国。
清 宋儒醇 《望板子矶》诗:“ 马 阮 诚豺虎, 良玉 亦梟鴟。” 王季思 《<桃花扇>前言》:“ 福王 即位, 马 阮 当权。”
引证解释
⒈ 指马士英和阮大鋮二人。于明亡后,拥立福王,共领朝政,相互勾结,专权误国。
引清宋儒醇《望板子矶》诗:“马阮诚豺虎, 良玉亦梟鴟。”
王季思《<桃花扇>前言》:“福王即位, 马阮当权。”
马阮的网络释义
马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元声。本义:五阮关)(2) 同本义
阮,代郡五阮关也。——《说文》。按,亦曰 五原关
流民欲入五阮关者,勿苟留。——《汉书·成帝纪》
秦九原郡, 武帝元朔二年更名。——《地理志·五原郡》注
(3) 殷商国名 。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为周文王所灭
阮,国名。今 陕西 平凉府 泾州是也。——《字汇》
侵阮徂 共。——《诗·大雅·皇矣》
侵自阮疆。
(4) 一种古老乐器“阮咸”的简称 。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现也有三弦的阮。如:阮咸
(5) 侄的代称 。阮籍与侄阮咸并有盛名。世称“大小阮”。后用“小阮”作侄的代称。省称“阮”。如:“贤阮”;阮家会(喻指叔侄与亲朋好友聚会);阮咸宅(侄子居处的代称)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on3 n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1 [客英字典] ngien3 ngion3 [东莞腔] ngion1 [台湾四县腔] ngion3 ngien3 [宝安腔] ngi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元 | 愚袁 | 疑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ngyan/ngvan | ŋĭwɐ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