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马蹄形
1. 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
2. U字形。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2)U字形。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政府在海底为内阁大臣们准备了一个马蹄形的桌子,他们将通过白板和手写信号进行交流。
2、尽管马蹄形水晶洞穴的标志物就是它宏伟的矿物结构,然而它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却是显微水平的。
3、我们朝西北方向飞出浓雾,苍穹下面一片浓绿,饰以马蹄形蜿蜒曲折的河流。
4、其马蹄形散热护栅到今天仍被怀念。
5、她坐在马蹄形长宴会桌顶端中间很重要的位置,身边就是哈拉尔国王。
6、它在Mendocino北部,是一座漂亮的马蹄形海,有着高耸的悬崖和狭窄的出海口。
7、她的目光扫视着那些马蹄形排列的包厢。
8、避难所采用100%丙纶材料,可由一人在一分钟里支起,也可收成马蹄形或扁平形以方便运输。
9、保持相同研究模式,从对立面审视这个问题,当英国劳动力调查问及人们是否感到压抑沮丧时,数据恰好呈现出倒马蹄形趋势,沮丧感的峰值亦在46岁出现。
10、把你们的桌子排成马蹄形。
11、悬挂着的导线下端放在一个小型马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
12、像“绿色怪物”在芬威公园的马球理由不寻常的马蹄形使公园一个特别的地方发挥。
13、欧洲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黄色伞形花,开花后产生分成马蹄形节的平豆荚。
14、尽管车身使用了过多的镀铬,但早期的卡特琳娜轿跑的线条仍然十分优雅。后期的版本则以马蹄形散热格栅为主要特点。
15、磁铁通常是做成马蹄形的,以便使其磁性尽可能地强。
16、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马蹄形涡在尺度、运动速度和变形上是有差别的。
17、这位教师把一块铁弯曲成马蹄形。
18、向下射流与马蹄形涡流成功的被导引至桥墩结构物下游后方处。
19、这座圆形建筑的圆顶,体育场看台上的一圈穿过计分板萤幕的O字型,还有沿著这座体育场边缘的拱门造型,当然,是马蹄形的。
20、将选代法用于无压马蹄形隧洞的水力计算,可使正常水深、临界水深的求解变得简单、快速。
21、目的:探讨改良切开挂线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22、结果吸气相时气管为圆形或椭圆形,呼气相时气管大多数(63%)为马蹄形;
23、住宅所在场地位于一个马蹄形的岛屿上,朝北朝东。
24、马蹄形过水断面是无压输水隧洞中常采用的断面形式之一,因其几何形状复杂,水力计算困难。
25、在玛丽黑尔聋人语言小学,所有的班级都按马蹄形编队教学,因此每个孩子都能读懂老师的嘴唇。
26、这个马蹄形的小岛位于科德角以南20英里(32公里)处,上面有大约10,000名固定居民。
引证解释
⒈ 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
引郭小川《三门峡》诗:“威风凛凛一条坝,把峡谷变成一座马蹄形的山。”
杨大群《关东传奇》第六二章:“在彭三蝎子出殡那天,马蹄形湾子里有十几只大船停下了。”
⒉ U字形。
马蹄形的国语词典
像马蹄的U字形。
马蹄形的网络释义
马蹄形
马蹄形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东莞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宝安腔] tai2 [陆丰腔] tai3 [梅县腔] ta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嗁 | 杜奚 | 定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de/dei | dʰi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形,象形也。——《说文》
物成生理谓之形。——《庄子·天地》
雷雨之动满形。——《易·屯》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礼记·乐记》
形色天性也。——《孟子》
形者,生之具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列子·说符》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鸟兽之形。
形若土狗。——《聊斋志异·促织》
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形物(有形之物);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3) 形体,实体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钩勒形廓。——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形寂(死亡);形响(形体和声响);形解(形体超脱现实;道教指尸解);有形;无形;整形;形生(身体与性命);形性(形体和性质);形训(用文字形体的分析来释字义)
(5) 容色,容貌
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谷梁传》
(6) 又如:形藏(模样、身分);形质(容貌与性情);形秽(容貌不洁)
(7) 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秦,形胜之国。——《史记》
(8) 又如:形便(地形有利);形要(形势险要);形局(地理格局)
(9) 情势,形势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仆未之得验,然其形必然。——汉· 贾谊《铸钱》
不能者之形。——《孟子·梁惠王上》
鼎足之形。——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0) 又如:形服(迫于形势而屈服);形宜(按照形势所应注意之事)
(11) 通“型”。模型
冰炭不合形。——《韩非子·用人》
仪形虞、周之盛。——《汉书·王莽传上》
仪形文王,万邦作孚。——《潜夫论·德化》
动词
(1) 画图形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书·说命》
(2) 又如:形摹(描摹)
(3) 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形,见也。——《广雅》
然后心术形焉。——《礼记·乐记》。注:“犹见也。”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孙子·虚实》
赵王不悦,形于颜色。——《战国策·赵策三》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形藏(秘密;隐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见(显现;显形);形言(表现在言辞上)
(5) 比较,对照
令狐綯大怒,说他以己之长,形人之短,文人无行。——《西湖二集》
(6) 又如:相形见绌
(7) 描绘
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汉· 枚乘《七发》
(8) 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天问》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n2 [宝安腔] hin2 [梅县腔]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东莞腔] hin2 [陆丰腔] hin3 [海陆丰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㓝 | 戸經 | 匣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gheng/heng | ɣie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