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

mǎ lù [ma lu]
繁体 馬路
注音 ㄇㄚˇ ㄌ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马路 mǎlù

(1) 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整的道路;公路

road;avenue;street

词语解释

  1. 古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

    《左传·昭公二十年》:“ 褚师子申 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

  2. 今指城市或近郊的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坦的道路。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 龙须沟 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他半年没有进县城,县城里已经大变了样,--街道改宽了,马路也压光了。”

引证解释

⒈ 古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

《左传·昭公二十年》:“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

⒉ 今指城市或近郊的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坦的道路。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龙须沟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半年没有进县城,县城里已经大变了样,--街道改宽了,马路也压光了。”

马路的国语词典

宽阔平坦可行车马的道路。

马路的网络释义

马路 (汉语词语)

  • 马路,是指供人或车马出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类从事诸多的生产活动。
  • 马路造句

    老师一再叮嘱我们,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过马路千万要小心,否则,万一被车撞了就后悔莫及。
    上海的大马路两旁商店林立,市面极其繁华热闹。
    街上汽车川流不息,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一个个交通警察般的红绿灯屹立在马路上,保护着市民的行路安全!
    横穿马路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
    他骑自行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受到交通警察的制裁。
    夜晚,马路两旁的霓虹灯闪闪烁烁,令人眼花缭乱。
    在马路上卖东西妨碍交通。
    老师担心我们走路不安全,天天护送我们过马路。
    那曾经轰动一时的马路新闻,现在已经渐渐冷落了。
    马路上不准摆摊儿售货,以免妨碍交通。
    结了冰的马路很光滑,走路时要小心。
    马路上,汽车、行人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妈妈三番五次叮嘱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妈妈总嘱咐我,过马路要当心。
    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放学路上,我看见家长们陆续车穿过马路来到学校门口接孩子。
    大家忙得焦头烂额,他倒逍遥自在,出去逛马路了。
    街上来往车辆很多,过马路一定要留神。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

    马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