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赵温周
词语释义
道教的四大灵官,为护法神将。
词语解释
道教的四大灵官,为护法神将。
《红楼梦》第一○二回:“择吉日先在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坛场,上供三清圣像,旁设二十八宿并 马 、 赵 、 温 、 周 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 胡祖德 《沪谚外编·斩白獭》:“真人奉敕忙点将,点到 马 、 赵 、 温 、 周 四大神。”
引证解释
⒈ 道教的四大灵官,为护法神将。
引《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择吉日先在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坛场,上供三清圣像,旁设二十八宿并马、赵、温、周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
胡祖德《沪谚外编·斩白獭》:“真人奉敕忙点将,点到马、赵、温、周四大神。”
马赵温周的网络释义
马赵温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4)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密云,浓云);周闭(严密隐蔽内情) (6)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7)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8)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9)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 (10) 完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11) 又如:周置(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13)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14) 诚,忠信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周围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 (2) 又如:周驰(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周回(周围);周合(四周合拢);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斩城”对称) (3) 拐角儿 有杕( :挺立貌)之杜,生于道周。——《诗·唐风·有杕之林》(4) 星期 。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 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7)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8) 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9) 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0) 姓 动词 (1) 绕一圈,环绕 逐之,三周华不注。(山名。)——《左传·成公二年》 垣墙周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周屈(环绕盘曲);周沓(回环错杂);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 (3) 保全 小智非周身之务。——《萤火赋》 (4) 又如:周方(帮助;关照;周全) (5) 通“週”。周济;救济 靡人不周。——《诗·大雅·云汉》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周天下。——《礼记·月令》 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红楼梦》 (6) 又如:周才(济世之才);周亟(救济急难);周急(周济困急);周务(济事,成事);周养(周济供养) (7) 合,适合 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韩非子·难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谐合) (9) 巩固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周而成,泄而败。——《荀子·解蔽》 (12) 通“调”( )调和,协调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楚辞·离骚》 贵其周于数。——《淮南子·原道》。注:“周,调也。” 立手四时之周。——《韩诗外传》 动词 (1) 回 週,回也。——《玉篇》 (2) “週”同“周” 週,俗周字。——《正字通》 英文翻译Zhou dynasty; circumference
方言集汇◎ 粤语:zau1
◎ 客家话:[东莞腔] z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