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衣

mǎ yī [ ma yi]
繁体 馬衣
注音 ㄇㄚˇ 一

词语释义

马衣 mǎyī

(1) 遮盖或装饰马匹的布

cover for a horse;horsecloth

(2) 装饰性的马衣

capa prieto

词语解释

  1. 用粗毛布缝制的短衣,贱者所服。

    《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衣褐” 汉 赵岐 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淮南子·览冥训》“短褐不完” 汉 高诱 注:“短褐,毛布。如今之马衣。”《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晋 杜预 注:“马褐,马衣。” 杨伯峻 注:“马褐, 汉 晋 人谓之马衣,即以粗麻布所製之短衣,贱者所服。”

  2. 袍。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世俗以袍为马衣,製虽不同,而其名古。”

引证解释

⒈ 用粗毛布缝制的短衣,贱者所服。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 汉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
《淮南子·览冥训》“短褐不完” 汉高诱注:“短褐,毛布。如今之马衣。”
《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晋杜预注:“马褐,马衣。”
杨伯峻注:“马褐, 汉晋人谓之马衣,即以粗麻布所製之短衣,贱者所服。”

⒉ 袍。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世俗以袍为马衣,製虽不同,而其名古。”

马衣的网络释义

马衣

  • 袍。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世俗以袍为马衣,制虽不同,而其名古。”
  • 马衣造句

    这柱子由一对转动的车轮载着,还有两匹穿着青铜马衣的红马拉着它。
    主要产品有浴袍、毛巾系列、抱枕靠垫、餐巾桌布、披肩、裘皮、真毛皮服装服饰,毯子、针织衫,马衣等。
    用吸尘器清理马衣和一些设备上的毛发可以延长两次洗涤之间的时间,也能使它们更加容易清洗。
    主要产品有浴袍、毛巾系列、抱枕靠垫、餐巾桌布、真毛皮服装服饰、披肩、毯子、针织衫,马衣等。
    吉娜在给她的马穿上白色马衣。
    马衣,马饰为马或其鞍或挽具而备的一个装饰性的遮盖物;马饰。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