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瑙

mǎ nǎo [ ma nao]
繁体 馬瑙
注音 ㄇㄚˇ ㄋㄠˇ

词语释义

1.亦作"马脑"。 2.宝石名。即玛瑙。

词语解释

  1. 亦作“ 马脑 ”。宝石名。即玛瑙。

    汉 王粲 《马瑙勒赋》:“总众材而课美兮,信莫藏於马瑙。” 南朝 梁元帝 《乌栖曲》之一:“幄中清酒马脑钟,裙边杂佩琥珀龙。”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渤海 贡马脑樻、紫瓷盆,马脑樻方三尺,深色如茜,所製工巧无比。” 宋 范成大 《行路难》诗:“马瑙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脑”。宝石名。即玛瑙。

汉王粲《马瑙勒赋》:“总众材而课美兮,信莫藏於马瑙。”
南朝梁元帝《乌栖曲》之一:“幄中清酒马脑钟,裙边杂佩琥珀龙。”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渤海贡马脑樻、紫瓷盆,马脑樻方三尺,深色如茜,所製工巧无比。”
宋范成大《行路难》诗:“马瑙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

马瑙的网络释义

马瑙 (中巴混血女模特)

  • 14岁时被日本星探看中,空运到日本模特公司Satoru,与同样混血的Jessica C.是同门师姐妹。
  •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nǎo [nao]
    部首: 436
    笔画: 13
    五笔: GVTQ
    五行:
    仓颉: MGVVW
    四角: 12162

    详细解释

    (形声。从玉,匘( nǎo)声。双音词“玛瑙”) ——见“玛瑙”( mǎnǎo)

    英文翻译

    agate; cornelian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u3 [客英字典] nau3 no3 [海陆丰腔] nau3 no3 [宝安腔] lau3 [台湾四县腔] nau3 no3 [梅县腔] nau3 [陆丰腔] no3 [客语拼音字汇] nau3 no3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奴晧上聲開口一等naux/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