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马上使用的长竿上装有金属尖头的武器。
《宋书·谢灵运传》:“及经 山阴 ,防卫彰赫,彭排马枪,断截衢巷,侦逻纵横,戈甲竟道。”
近代现代骑兵用的一种枪。性能和构造跟步枪相似,但较短而轻便,射程较步枪近。
清 胡燏棻 《上变法自强条陈疏》:“就近年新製而论,步枪以曼里夏毛瑟小口径为佳,马枪以可尔脱为佳。” 杨朔 《铁骑兵》:“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亦称“ 马拐枪 ”、“ 马拐 ”。 李季 《五月端阳·通讯员》诗:“又明又亮马拐枪,每日里不离身背在肩上。”《陕北民歌选·有一个杨连长》:“盒子马拐你带上,军歌你唱上。”
引证解释
⒈ 马上使用的长竿上装有金属尖头的武器。
引《宋书·谢灵运传》:“及经山阴,防卫彰赫,彭排马枪,断截衢巷,侦逻纵横,戈甲竟道。”
⒉ 近代现代骑兵用的一种枪。性能和构造跟步枪相似,但较短而轻便,射程较步枪近。
引清胡燏棻《上变法自强条陈疏》:“就近年新製而论,步枪以曼里夏毛瑟小口径为佳,马枪以可尔脱为佳。”
杨朔《铁骑兵》:“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
亦称“马拐枪”、“马拐”。 李季《五月端阳·通讯员》诗:“又明又亮马拐枪,每日里不离身背在肩上。”
《陕北民歌选·有一个杨连长》:“盒子马拐你带上,军歌你唱上。”
马枪的国语词典
骑兵所用的枪。与步枪相似而较短。《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彭排马枪,断截衢巷,侦逻纵横,戈甲竟道。」也作「马鎗」。
马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2)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枪,歫也。——《说文》。按,歫人之械也。
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苍颉篇》
剡木伤盗曰枪。——《通俗文》
挟其枪刈耨刈。——《国语·齐语》。注:“桩也。”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枪刺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红缨枪;枪缨(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4) 武器名。火铳,火枪;发射子弹的火器。同“鎗”
开枪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声隆然。——清· 徐珂《青稗类钞·战事类》
众枪齐发。
发枪之号。
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老残游记》
(5) 又如:枪火(指枪支弹药);枪把子(枪柄。比喻权柄);枪材(制作枪柄的木材);枪枝(同“枪支”);枪竿(竖立的枪身);枪疤(枪伤后留下的伤疤);枪珠(炮弹);枪柱(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
(6) 指枪形的东西 。如:枪蒲(菖蒲);烟枪;茶枪(茶叶的嫩芽);电子枪;注油枪,注干油枪;水泥喷枪;焊枪
(7) 削尖的竹木片 。如:枪篱(竹篱笆);枪累(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篱、栅栏)
动词
(1) 通“抢”。触,撞,碰撞
枪榆坊而止。——《庄子·逍遥游》
见狱吏则头枪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又如: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指识浅志小的人)
(3) 请人代替考试 。如: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