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

mǎ bāng [ma bang]
繁体 馬幫
注音 ㄇㄚˇ ㄅㄤ

词语释义

马帮 mǎbāng

(1) 驮运货物的马队

caravan;train of horses carrying goods

词语解释

  1. 驮运货物的马队。

    白桦 《山间铃响马帮来》:“一定是驮着盐来的马帮。” 方纪 《歌声和笛音》:“过了 宜政村 后的一片干海子,便顺着山石缝中牧人和马帮踩开的小路行走。”

引证解释

⒈ 驮运货物的马队。

白桦《山间铃响马帮来》:“一定是驮着盐来的马帮。”
方纪《歌声和笛音》:“过了宜政村后的一片干海子,便顺着山石缝中牧人和马帮踩开的小路行走。”

马帮的国语词典

一种集团,拥有专门运送货物的马队。

如:「在交通不便的地区,马帮还是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马帮的网络释义

马帮

  •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 马帮造句

    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
    追寻马帮精神”为主题的“代马依风走京西”活动拉开帷幕。
    唐羽兄弟如今是大洪帮的座上宾,我师尊对其赞赏有加,劝你和白马帮莫要行那不智之举。
    其时,沈万三富比帝王的家财大部分被荡尽,由于他在全国编织的商贸网还在,便率家人辗转云、贵,做起了马帮贸易,主贩盐和土特产。
    从业人员统一着装均配汉阳造长枪及德制驳壳短枪各一支,马帮插“大山帮”牙旗以壮行色。
    塞北草原的天鹅湖畔,有性烈如火的独行女匪,纵横千里的马帮霸主,快意恩仇,高歌如酒。
    和顺乡中有个大马帮博物馆,展示了西南丝绸古道的历史、大马帮生活场景、滇商辉煌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茶马古道除了以茶叶与马帮的贸易之外,也是中国与藏族的文代、人民和宗教的枢纽。
    林凤生与马锅头交谈之下才知这家马帮叫做路遥马帮,取的是路遥知马力的寓意,当然也有任重道远的意味,旨在警醒帮众,马锅头叫做钟南山。
    同时义卖的还有云南省青基会等单位主办的进藏马帮活动筹集的马甲等马帮用品,大益佛缘和卧雪眠霜等茶品。
    在这里,遇见传说中马帮首领马锅头。
    濉溪县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古时又称“口子”,自明清始便为当地的商业中心和客运码头,行商坐贾聚集于此,船舶马帮川流不息。
    只不过,山野间再也听不到马帮清脆的铃声。
    为此,当地的马帮富户张赟、贾氏夫妇独家捐资,发动众乡民,从清康熙四十九年开始,用了六年的时间重修了这段古道。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两套分别名为进藏马帮“卧雪眠霜”和“大益佛缘”的希望工程义卖茶被赠给了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接待马帮商队的称为马店,兼做生意的称为行栈。
    不清楚她是如何闯入一个劫匪组建的马帮旅行队,继而被匪徒带走并贩卖为奴的。
    因“航”得名的福州市上下杭,自明清始便为福州的商业中心和客运码头,行商坐贾聚集于此,船舶马帮川流不息,闽商以此名扬中外。
    刀下无巧,然较马帮之鹑居鷇食,已然精妙。
    我们仿佛能看到张家川的“脚户哥”赶着马帮或驼队,唱着花儿,同样思念着家中的妻儿老小,行走在寂寞长途中……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bāng [bang]
    部首: 318
    笔画: 9
    五笔: DTBH
    五行:
    吉凶:
    仓颉: QLLB
    四角: 5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邦声。“巾”。从“巾”字多与布帛有关。本义:鞋的边缘部分)

    (2) 同本义

    用纤指将绣帮儿弹。——元· 乔吉《赏花时·睡鞋儿》

    (3) 又如:帮子,帮儿(鞋帮)

    (4) 泛指物体两侧或周围的部分 。如:船帮;床帮;桶帮

    (5) 伙,群 。如:匪帮;茶帮;丝帮;帮会;青帮;红帮

    (6) ∶一群人,一伙人

    东壁店里,午后走了一帮客。——《老残游记》

    (7) 又如:来了一帮孩子

    (8) 白菜等蔬菜的外部厚硬叶 。如:菜帮;帮子

    动词

    (1) 帮助 。如:你帮我,我帮你;帮人(做佣人);帮衬(帮忙补衬)

    (2) 从旁挟持

    曹正、 杨志紧紧地帮着 鲁智深到阶下。——《水浒传》

    (3) 靠拢 。如:帮着泊(挨靠在一起停泊);帮住(靠紧对方身旁使之不能自由动作)

    英文翻译

    help, assist; defend; shoe upper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ng1 [台湾四县腔] bong1 [梅县腔] bong3 bong1 [海陆丰腔] b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