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坊

mǎ fāng [ ma fang]
繁体 馬坊
注音 ㄇㄚˇ ㄈㄤ

词语释义

马厩。

词语解释

  1. 马厩。

    《北史·荣毗传》:“﹝ 晋王 ﹞遣 张衡 於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常繫弥猴於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行成》:“君请为臣妻作妾,情愿三年住马坊。”

引证解释

⒈ 马厩。

《北史·荣毗传》:“﹝晋王﹞遣张衡於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常繫弥猴於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
明梁辰鱼《浣纱记·行成》:“君请为臣妻作妾,情愿三年住马坊。”

马坊的网络释义

马坊

  • 马坊镇是北京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三区六镇”之一、北京市市级小城镇,马坊工业区是北京市市级拟保留工业区。马坊镇地处平谷区西南部,属三市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距首都机场35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平谷区地方铁路坐落在镇域之内,连接101、102国道的密三路纵穿南北、规划京平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即将拓宽的云打路位于规划农业经济带的中间部位,并贯穿南北。马坊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温变化较大。
  •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fāng,fáng [fang]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HS
    四角: 40127

    详细解释

    fāng

    名词

    (1) (形声。从土,方声。本义: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

    (2)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元典》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水浒传》

    (3) 又如:坊隅(街巷,街坊);坊厢(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坊市(街市);坊郭(城郭市街)

    (4) 官署名 。隋代太子官署有左右坊、门下坊、典书坊等,唐以后易为太子左春坊、右春坊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宋·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5) 又如:坊局(詹事府属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的合称)

    (6) 牌坊 。如:三元坊;贞节坊

    (7) 铸造器物的土模

    (8) 店铺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孟元老《东京孟华录》

    (9) 又如:坊肆(商店);坊店(店铺);坊贾(书商)

    (10) 别屋;专用的房舍

    里边有十数家,都是开坊子吃衣饭的。——《金瓶梅词话》

    (11) 又如:坊子(妓院;私娼的屋子);坊陌(妓女居所名);坊曲(唐代妓女居住的地方。也指小街曲巷)

    (12) 古州名 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13) 另见 fáng

    fáng

    名词

    (1) 同“防”。堤防

    祭坊与水庸,事也。——《礼记·郊特牲》

    大为之坊,民犹逾之。——《礼记·坊记》

    长城钜坊,足以为塞。——《战国策·秦策》

    (2)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老残游记》

    (3) 又如:染坊;粉坊;磨坊;碾坊;油坊;谷坊

    动词

    (1) 通“防”。防止;防范

    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礼记·坊记》

    (2) 另见 fāng

    英文翻译

    neighborhood, urban subdivision; (J) priest's residence; (Buddhist) priest; boy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f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1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宝安腔] fong1 [陆丰腔] fong3
    ◎ 潮州话:何汪1(风) 何汪5(防),huang1 hu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马坊的同拼音词语